第一章 墓地寻宝(1/2)
() 入夜时分。
当人们都伴着皎洁的月光悄然入睡时,总有那么一些人在用心工作着。他们努力勤劳默默奉献,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却争先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报刊头条屡次报导;他们穿梭在黑暗与光明交错的世界,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
人们亲切的把他们称为黑暗里的小蜜蜂......
而张琛正是这群人中的一员,并且......据jǐng方报道,位于我市贵族金典墓场中的一位死者遭到盗墓贼的留意,昨夜已然惨遭毒手,据专家介绍这名盗墓贼的手法堪称完美,jǐng方初步怀疑极有可能是流窜多年的盗墓大盗张琛所为,现jǐng方已经立案调查,专案组许诺于近期将张琛追拿归案,并向全市征集关于张琛的踪迹,下面是有奖追踪热线XXX-XXX-XXXX。并且他是诸多盗墓团体中技术最好的一位。
昏暗的灯光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住房里显得格外明亮,还未洗干的衣物水滴不停的传来滴答声。一个男人慵懒的坐在沙发上,原本不怎么英俊的面容却和他那三天没刮的胡子组合在一起,说不出什么感觉,只觉得多了几分干练,与他干练的气质相匹配的是还有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触目惊心!
坐在沙发上的男人就是张琛。张琛面无表情的看完了整篇报导,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这回是玩大了,在贵族金典“安家”的能是普通人吗?!.当张琛昨晚挖开墓地酒后悔了:那么多的珠宝,古董,现代的,古代的名人字画,连现金都是TM美元的!干了那么多年了这点眼力价能没有?这能是普通人吗!鬼都不相信,能有这么大产量的估计也就只有传说中的领导了,看起来混的还不差,领导啊,你可害死我了......
算了不想了,反正已经这样,今天把这票干完明天就离开这里,全市通缉我,呵呵,你是在开国际玩笑吗?
走出家门的时候已经半夜,说是个家,也只不过是个住处,像做这行的能有几个有家呢?
这次的目标是张家庄,这可是一个星期前线人提供给他的,当时看完就傻眼了,什么情况?
依山傍水本是个上好的居处,可前方却硬是有座独木桥,关键是桥下没水,早已经断了,河流都已经干涸了,水干,山堵,桥独。七绝方为死局,这一下就出现三绝,怎么看怎么感觉不对啊。
张琛也不是没有问过附近村子里的人,据一位150高龄的老者讲那座独木桥自打他出生下来就一直留着,没有水流的痕迹。当年他也曾问过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回答的和他一样,他爷爷更是如此。直说的张琛无语,乖乖,这估摸着得有上千年了把,巧不巧还能申报国家文化遗产呢。总之不管了,干完这票就走,也不会怎么样的,好歹也是出过门的,这要是就怕了,不是丢祖师爷的人吗!
张琛麻利的从包里掏出洛阳铲,这可是祖师爷留下来的,正宗行货,现在市面上虽说也有洛阳铲出售,多是仿照正品由机器做成的,可不比祖传,盗墓这行也注重个传承,更何况这还是他刚接活出师的时候师傅送给他的。可不比其它。
祖师爷在上,第249代徒孙张琛携祖师遗物开灶升炉,望祖师爷成全。张琛默念完,咚咚咚的拜了三个响头开始了。
洛阳铲挖洞有讲究。
记得刚入门时师傅最喜欢说的话是,生活可以将就,但挖洞必须讲究。张琛一直引为jǐng言。
挖洞将就,稳,准,快,土的质量决定了你用力的方向,大小,中心等。即使张琛是盗墓高手也不敢在这点上掉以轻心,否则,不但没有开灶,巧不巧把自己搭了进去。
总而言之,张琛还是怕死的,所以,他仍然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丝毫差错。
在A市,如果说谁是盗墓最牛X的团体,别人或许不怎么了解,可要问谁是盗墓第一人,那就肯定会是张琛了,就凭着媒体的大肆渲染报道,张琛这个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但这些年来,张琛始终一个人奋斗。原因无他。只是深切的了解了盗墓的风险————他的师父在一次计划中被自己人出卖。那时他就懂得一个道理,人总是会有私心的。所以张琛始终一个人,不是不愿意相信别人,而是很难再去相信别人。
开玩笑,谁喜欢被人背后捅刀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洞口已经初具规模,仅仅能容纳一个人。
张琛系着绳子纵身一跃,跳入其中。
“咳咳”刚刚跳下去的张琛顿时觉得肺好像被撑开了一样。这得有多少年才能把空气混浊的这么厉害,氧气好像都跑走了一样。
张琛从背包里拿出来一个火折子,引上,火折子顿时照亮了洞穴,洞内不大,由土块构成的土墙占据了大半个过道,灰尘在张琛眼前肆虐,张琛边走边摆了摆手想要驱散前方的尘土,忽然,张琛好像发现前面竟然有灯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