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人的贞操意识(2/2)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36岁死了后,唐太宗曾大力宣扬其写的《女训》三十卷,《女训》的内容无非是劝导女人三从四德、守节甚至殉夫,宣扬男主外女主内等内容……唐太宗死后为什么连十几岁的小妾们让其出家做尼姑到感业寺为自己守节。武则天也曾是一名节妇,万幸她和李治勾搭上才没当成永远的节妇。从李世民一系列的措施可见唐zhèng fǔ对妇女贞洁的重视。
《隋书列女传》、柳宗元的《河间传》、李翱《杨烈妇传》等等这些唐朝男人的文章言论中也可以看出强调妇女的贞洁重要。孟郊《列女cāo》、《静女吟》,张籍《节妇吟》,白居易《妇人苦》,邵谒《金谷园怀古》、《贞女墓》等大量的唐朝文献及诗歌也表明,唐朝不止要求妇女守节从一而终,而且具有极其浓烈的压迫妇女的社会氛围。中国历史上四大约束女人的xìng道德经典作品“女四书”,唐朝占了俩《女论语》、《女孝经》(其它为《内训》、《女诫》)。唐朝女人甚至写诗表明自己的守节志向,周仲美《书壁》:“妇人义从夫,一节誓生死。”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
唐书列女传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房玄龄病重将死,对妻子卢氏说:“我死之后,你还年轻,不必为我守寡,好好地对待你将来的丈夫。”房夫人卢氏为表示自己守节,大哭后竟剜了一只眼睛出来,立誓不嫁。《大平广记》还记有,唐朝卫敬瑜的妻子年纪十六岁时丈夫就死了。她割掉耳朵立誓,决不改嫁。唐朝文昌左丞卢献的二女儿丈夫早早去世,立誓不再改嫁她竟剪去了满头秀发。唐朝女人为表示自己不在改嫁竟不惜剜下自己的眼睛、割掉自己的耳朵、剪去自己的秀发等等,由此可见唐朝妇女守节意识之强烈……这些唐朝妇女执守妇道的守节故事,并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赞扬,为她刻石像表彰其守节。
唐朝社会甚至不止要求女xìng守节,甚至还要求殉夫。关盼盼本是风尘女子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白居易曾见过其歌舞不禁写下“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赞美她。不久张愔病逝,关盼盼难忘张愔,为其守节,独自生活十年。当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守了那么久的节还不够,因该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美名。于是写诗一首“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读到这首诗后绝食十天而亡。唐朝的男人连jì女都要守节的地步,守节十年还不够还要以死殉夫才能留下贞节美名。
总之,唐朝女子的贞cāo观念虽然有所进步,但也并非像上层社会中那般个别的开放,在民间,强调贞洁的妇道观念仍旧是主流,她们终究是脱不了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