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哈坤因失责饮冷刃、元顺帝感慨思臣恩(1/2)
() 有道是:
君正则臣贤,臣贤则万民安。
昏君则误国,臣贪则黎民殃。
忠言则逆耳,谗言则失王国。
官逼则民反,君混则众人讨。
闲言几句掀起一段过往尘事,且说当年,年仅十一岁的元顺帝,是由托孤重臣也贺先、哈克尔、脱脱三人扶上大寳。
公元,一三三三年三月登基坐殿,其母亲达仁册封为皇太后,右都统游击将军,燕铁木之女伯牙吾氏为皇后。
步鹰旗老旗主也贺先与豹鹰旗老旗主哈克尔,二人由于年是过高,于次年二人均告老还乡!朝事之重任,就丢给了锐鹰旗老旗主脱脱全权掌管。
自此脱脱将六旗归一,将国事视如己任,鞠躬尽瘁,rì夜cāo劳国事。
有道是;天道酬勤。
脱脱不辞辛苦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元朝rì益衰落的局面,逐渐的带进入了昌盛。
可凡事都有背道而行,元顺帝就是如此,执政后元顺帝听信谗言,大兴土木,耗尽国库帑银不说,为减少开支,竟然还削减兵力,罢除征兵令!
而脱脱与一些忠臣却遭到了,元顺帝的排斥与冷落。jiān臣哈麻等人有了元顺帝的庇护,简直犹如蛀虫一般。刚刚有所好转的元朝,却又被这些贪婪无度的蛀蚀腐蚀一空。
自古天地循环,有兴有废。
且说那黄河常年洪灾泛滥,两岸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而那当地官员为求自保,瞒报灾情,只表颗粒丰收,百姓安乐!却不表那颗粒无收、百姓饿死无数。
可恨那身为父母官的青天大老爷们,个个却是弃黎民生死而不顾,任由自生自灭。朝廷呀朝廷,也是不巡不问?万民怎忍?百姓怎安?
黄河南有这么两个亲弟兄,大哥名唤赵勇、二弟名唤赵权。要说这弟兄二人的身份可是了不得,他们乃是南宋皇室后裔。
赵勇、赵权弟兄二人沥jīng郅治,一心恢复宋氏江山。多年来jīng心图谋隐藏在深山之中,拉起了一支反元力量。但是,惧怕朝廷jīng锐六鹰旗军,迟迟未敢起事!
古人曰:凡是需讲,天时地利人和。
兄弟二人借助天灾之事,在黄河南起事发动政变,攻城夺府,开仓放粮受到了百姓们一致拥戴,也有许多汉兵将士,举事献功归降,赵氏弟兄只用数月就一统了黄河南。
现如今已船渡黄河北侵,连夺了安、华、京三府。如今兵困北梁关,总兵韩涛奋力抵抗,死守北梁关。
这一rì,金翅鼓敲,龙凤鼓响,元顺帝升座金銮宝殿,文东武西列两旁,户部尚书张鸿远,兵部尚书哈坤二人,急凑黄河南赵勇、赵权起兵谋反,黄河南已被弟兄二人统掌。
安昭府,知府华也龙、总兵赤力虎,二人为国捐躯阵亡!
华昭府,知府闫明奇、总兵郎忽汗二人,也捐躯阵亡!
京昭府,知府李传安献府归降,元术被擒生死未卜!
如今,赵氏弟兄兵困北梁关,总兵韩涛告急城内缺粮,速派援军!
元顺帝听奏龙颜大怒!文武百官听闻无不大惊!
兵部尚书哈坤乃是老旗主哈克尔之子。这哈家世代忠心耿耿效忠大元,这哈家可算得上是功不可没。直到哈坤这一辈便弃武从文了,元顺帝念旧情破格提升哈坤兵部尚书一职。但哈坤为人耿直忠厚,也是一个红脸汉子,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竟无不半分察觉。
哈坤自知难逃其咎,迈步出班跪倒叩首道:“皇上!请恕老臣失查之过,请皇上速派大军援手北梁关”!
元顺帝一听,气得火就不打一处来,啪得一拍桌子!
冲哈坤训道:“哈坤呐哈坤?废物!废物!这么大的事,才知道!朕要你有何用?黄河南失守丝毫不查,反军攻北才知道?你真是该杀、该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