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雨潇潇9(1/2)
() 6.
何文毅去了一趟长青,在刘刚和夏言的陪同下看了一下潘桥的蔬菜产业基地,一路赞不绝口。刘刚和夏言趁机说,希望田副书记能来长青开一次现场办公会。何文毅答应回去汇报一下,至于调研的情况,也会在办公厅的简报中刊登。
青松村的选举形势越来越复杂了。有一天夏言收到了三封举报信,接了五个群众电话,会见了两批来访者。信和电话都来自青松村,既不是匿名信,也不是匿名电话,除了一封署名“青松村全体人民群众”的举报信外,其它的信和电话都是堂而皇之的署了名。信和电话的内容都是关于两个字:选举。一封信和两个电话是针对村主任候选人李友志的,其余的是针对下片候选人张秋桂的。对于这些举报信,夏言照例是束之高阁。现在是敏感时期,天大的事情,选举完了之后再说吧。对于电话和来访,夏言则比较谨慎,耐心听完来电来访者的诉说之后,一律都是先感谢来者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对他本人的信任,然后表态说组织会高度重视这些情况的,一定会认真调查的。最后他又以真诚的语气对这些“人民群众”热心参与选举的jīng神表示欢迎,并充分相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青松村一定能够选出群众满意的班子。夏言也知道自己是在打太极拳,但是没办法,这时候不能有任何风吹草动。而来电或来访者也都很满意,因为夏言在和他们说话时,都是全神贯注的倾听,并且不时做着笔记,更重要的是,他的语气非常亲切,毫无半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官架子,在这些人起身的时候,他还会亲自送到楼下。因此青松村的老百姓对夏言的评价很高,都说夏言是个好领导。只有林可有一次忍不住埋怨他:“你每次都带一块腊肉回来,怎么吃得完?”
刘刚有次把夏言叫到办公室问:“青松的情况怎么样?”
夏言说:“还算稳定。”
刘刚问:“形势明朗了吗?”
夏言说:“不好说。两个村主任候选人,上下片各一个。只怕到时候会势均力敌。”
刘刚哦了一声,说:“你多注意一下。青松村我相信你能够镇住。倒是有三个原来以为没问题的村,现在比较乱,到时只怕会出乱子。”
夏言不知道刘刚指的是哪三个村,便挨个想了一想班子成员们最近的样子,似乎李清、陶杏和张和三个人近来忙乎得很,有点焦头烂额的模样,只怕指的便是他们三个联系的村了。他迎着刘刚的目光,想着他说的“我相信你能够镇住”这句话,不知道他是对自己表示赞许还是进行鞭策。但他宁愿看作是刘刚对自己的信任。他自己也相信能够把青松镇住,不仅因为他这些天来在青松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无比崇高,更重要的是,选举的每一个程序,他都是严格按照《选举法》的规定来的,即使有人闹事,他也不怕。何况现在有可能闹事的人都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浮出了水面,不用问就知道是那几个来信来电来访的人,对那几个人,他还是有把握的。但他也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敲边鼓的,正主儿还没有出场哪。他的心中早就做好了迎接正主儿到来的准备。
有时他也想,似乎以前的村民对选谁不选谁不太关心,现在却是越来越在意了。张秋桂和李友志都瞅着空子找他说过话,两人谈到参选的目的时都惊人的一致,都说只想为群众做点事。夏言嗯嗯啊啊的应着,但他知道自己赞许的目光后面,隐藏着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他记得一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目前青松的局面应该算是熙熙攘攘了吧?
对选举的结果,在他的心里也是预演过无数遍的。说不清到底为什么,他心里还是希望李友志能够当选村主任的。李友平也成为了村委的候选人,如果李友志没有当选,李友平能够当选村委也好。并不是他非要和稀泥,就青松村目前的局面,长期由几个人,特别是下片的人把持村上的工作,不是一件好事。他心里也作好了上片无人当选的准备,要是那样的话,他就只好想办法把上片的路修好了,否则,很难把青松的人心拢齐的。
田副书记,田副书记会不会到长青来呢?夏言心里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