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月中会议(2/2)
周农父似乎事先已经准备好了。朱慈烺一开口,他便站了起来,说:“农业部方面,半个月以来一直配合耕农集团进行五十万余亩的作物管理以及灾害防护。自初八我部研发出新型的化肥——磷肥以及杀虫剂也配制成功。并且进行了相关试验。保证了两种新型物料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功能后,于初十已经投入到使用当中,并且向耕农集团使用了两种新型物料后,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作出了调查。得出结果十分理想。”说完,周农父从卷宗里抽出一份调查资料,呈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看过调查资料后,对农业部的工作表示了满意后,便问四矿场的情况。四矿场已经完全步入了正轨,已经具备了向各个水泥厂,军器坊提供足够矿料的能力。并且从这个月开始,将要走出涿州,将铁矿,硝矿售向宣府等地。而再增加两个铁矿场的计划也提上议程。
水泥场方面也已经投产了,并且第一批用于钢铁厂的水泥也已经生产就位。下一步将要为涿州城墙第三期工程,城外的要塞建筑第二期工程进行生产水泥。
耕农集团这边玉米月尾就可以收成了,而垦荒计划也已经提上了议程,计划在三月份之内,将现有的五十万亩田地扩到一百万亩。
而文化部方面各报业暂停发行。因为朱慈烺要在涿州城作为第一个六年义务教育试验地区。而这些就读的子弟,目前只能是在各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家属。
最后一个总结,也是朱慈烺最为关心的一个,他转头望向卢九德,卢九德相比从京城出时,确实憔悴的许多,但是他现在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充实。谁说太监就不能为国为民,只要他的主子愿意。他就可以。毫无疑问现在卢九德在涿州所站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他缓缓站了起来,用他那把尖锐的声音,向朱慈烺汇报:“经济部门的工作,咱家只能说个大概,毕竟十多帐进帐出太过于繁琐了,所以咱家昨晚作好了一个大体统计。年初在国会投入资金一百万两白银,至月初总共资金不到六十万两,而这四十万两支出,主要是科技部四个项目,共支出十八万两,占总数将近二分之一。农业部三个项目共支出十五万两,文化部支出十一万两,而三期报刊的收入四万两,负负得正,支出共计七万两,而耕农集团方面暂无收入,支出共计五十六万两。四矿场支出为零,收入三万五千两。水泥场收入八万两,支出十二万两。折算,支出共计四万两。另外自初五rì,宣府十五大军赶到涿州,至今共十rì,所支出军费十五万两白银。本部军队半月来支出五万两。而十三rì从宣府运到涿州的库银一共三百二三万两。目前经济库存银两有五百六十三万两。四rì从江南购来的五十万石粮已经送达。加上原本库存三万五千石,共计五十三万五千石粮。”
现在的卢九德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卢九德了,自从在昌平受到了朱慈烺将近一个月的思想教室,算数传授后,不单止他的为人思想现代化,更惊人的是加减乘除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现代阿拉伯数学更是他的专长。就连现在文化部办校,他还是数学顾问兼教师。朱慈烺也跟他说了,将来要是办大学的话,卢九德肯定是要授予数学系主任一职。所以卢九德为了不负太子之望,一有工作闲暇时都来找朱慈烺学习数学知识,本着一副活到老,学到老的架势。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恒心,所以他目前的水平就算大明朝历代户部尚书加起来也比不上他。谁叫小太子猛啊。他教出来的人还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