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卢象升觐见(已修改)(2/2)
在封建时代里,不是有句话说:“百贤孝为先么”。像卢象升这种进士出身的武官。自然是最重忠孝的,只因忠字在先,他才没有违抗圣旨,但对崇祯就有了一些怨言。
崇祯怎么会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于是安慰他说:“尽忠就是尽孝。大臣为国夺情,历朝常有。目前国事艰难,爱卿务必专心任事,不要过于悲伤,这样有负朕意啊。”
卢象升听了崇祯这翻话,心中一愧,便跪了下来,哽咽说道:“微臣愚钝,万岁教训的是啊,微臣自此定誓死抗虏,决不负万岁圣恩”
崇祯点了点头:又说“东虏兵势甚强,外廷诸臣意见纷纷,莫衷一是。以卿看来,应该如何决策?”
一听皇上话中有话,卢象升脸sè微变,心中暗道:外头传闻难道是真的,朝中有大臣劝言皇上与东虏鞑子议和。念到这里,卢象升突然忘了君臣礼节,抬起眼睛,声如洪钟地答道:“皇上命臣督师勤王,臣意主战!!”话音一起,大殿里便默然地静下来。
卢象升见到龙案后面的崇祯面sè有些难看,也意识到自己有些鲁莽了。不免心寒起来。
谁知以往xìng情暴躁的崇祯,膛目结舌了一阵,涨红着的脸竟渐渐地淡了下来,并没有大发雷霆,他说:“说要招抚,不过是外廷几个大臣这样提议的罢了,绝非朕的主张的。此事关系重大,爱卿出去后可以同杨麟昌、监军高起潜他们商量了一下。倘若不招抚,那么是战是守,两者间那样为好”
卢象升道:“微臣以为自古对敌,只有战法,没有守法。可以战才能言守。如果不能战,处处言守,则愈守愈受制于敌虏。”
“爱卿言战是上策,可我兵力单薄,如何战法?”
卢象升慷慨回答道:“臣以为,目前朝廷所患的不是我方兵力单薄,而是朝廷没有决心!关宁、宣、大、山西等援军不下五万,京营的三营兵除了守城外,也可以抽出数万来列阵城郊。只要朝廷有决心言战,鼓励将士,即使不用从三大营抽出兵来,赶到的五万勤王军兵和没有赶到的都堪一战。况且东虏是轻骑来犯,深入京畿,这样就必须就地取粮。臣恳求陛降下谕旨:严令畿辅州县,坚壁清野,使虏骑得不到兵粮兵食;各州县的守土之官,要决心与城共存亡,而弃城逃跑者,杀无赦!然洪承畴、孙传庭所统率的强兵劲旅,可抽调一部分回京援战。加上京畿附近的士民,屡遭虏骑蹂躏,无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劝,十万之众不难,朝廷指rì便可集合。”
崇祯摇头哀道:“十万大军?爱卿难道还不知朝廷今之状况?这粮饷一项,便困难得紧啊。”
卢象升低首想了片刻,说道:“京城与京畿各州县的官绅富户甚多,可以倡导捐输,以救国家燃眉之急。”
崇祯仍是摇头,叹道:“朕也想过此节,就是朝中大臣们都无不喊穷,难凑捐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