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几人欢喜几人愁(1/2)
() 【求收藏,求推荐!】
宇之在猜测中等了五六天的时间,果然等来了大晋官方对于这件事定的基调。
二月二十七,晋帝下了谕旨,擢王洽为司徒左长史,王恬袭爵即丘子,加后将军、魏郡太守,领兵加镇石头城,拱卫建康。这都在意料之中,尤其王恬受惠最大,他一下从七品跃升到五品,而且这个后将军可是有兵权的实职将军,和王羲之的宁远将军不能同rì而语。
看似王恬成了最大的赢家,他在建康领兵三千,一下子成了京城jǐng备司令。而他的儿子王琨,因为过继给王悦为嗣,虽然才十七,也袭爵丹阳尹,比他的爵位还高。
而对王洽的任命同样值得琢磨,他从中军长史升迁为司徒左长史,从一个禁军军官变为司徒府的高级长官,不禁让所有人心里都犯了嘀咕:是不是晋帝想要培养他做王导的接班人?
晋成帝这个安排,不简单呐。宇之细细琢磨道。他是看到了王家内部协调的结果是王恬占优,就要出来力捧一下王洽吗?他这是干什么,难道他嫌王家还不够乱吗?
不得不说,这次晋帝的施恩范围十分大,许多王氏族人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官职提升,就连十几年没有动窝的王琥也终于迎来了天赐良机,由八品县尉升任七品溧阳县令。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份圣旨中关于山yīn一房的安排。本来玄之已经选上了秘书郎,但是在这里,成帝做出了调整:将还没上任的他另指定为尚书省户部骑郎主事。骑郎属于郎中的一种,在各部中是位次于尚书、侍郎和丞,但也属于高级部员之一,协助丞掌管一司职事。但是主事,只不过是骑郎的属官,比芝麻大一点,也是七品。
此外,成帝的调令也涉及到了王羲之,他被调任为江州浔阳郡守、兼领护军将军。这一任命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建康城,所有门阀世家都知道了。虽然郡守和宁远将军都是五品,说起来算是平调,如果算上护军将军是领三千步兵的,那么甚至可以说是升职了。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王羲之是明升暗降了——浔阳是前线,他一个文将军上那里去,凶多吉少。
尤其是在王家其他人大多受到封赏的情况下,晋帝对玄之和王羲之的态度就很值得思量了。别人看来一头雾水,而宇之三人却明白是怎么回事。宇之更是以为,成帝肯定是知道了在司徒府发生的事情,借机来敲打他。
玄之本来是秘书郎,这个起家官比一般职位要来得清贵,如今却被调任骑郎主事,虽然起家官官品一样,但是这种任命是极少的:还没上任就被调任,别人会怎么想?
宇之对此很是内疚,若不是他跟着来了建康,或许不会发生这么多事。南康长公主不会认识他,成帝也就不会听说过他,王悦或许不会这么快死,王导也是……那么玄之和王羲之就不会受牵连了。
玄之却是看得很开,他还对宇之说:“不要想太多,反正我不还是在建康任职吗?户部的主事,也是个有职事的,能得到不少历练,未必就不如秘书郎了。”
他越是这样说,宇之心里就越难受。要是当初他答应过继给王悦,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端了吧?或许王导还会因此额外照顾一下玄之,让他被提拔得快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