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战斗力之源(1/2)
() 秦二世元年冬,章邯率大军东进,我们则负责大军的粮草供给。听杜荣将军说,周文已退兵至渑池,若是能一举歼灭敌军主力,我们可当是劳苦功高了。自戏水一战大败周文,我便深信章邯的实力。虽说我也期盼着战火的早rì平息,但是心里总是怅然若失。如果章邯大胜,起义军被剿灭,秦二世岂不是又将施暴政、征苦役了?
数月以来,我如行尸走肉般,不知前线战况何如,不知周文是否已阵亡,不知章邯是否已大获全胜......但我心中已无任何倾向与憧憬,唯有安安心心地备粮。
不觉间,大军已东进了数百里,我们也随之更换过数个粮仓。我料想大军应是一路势如破竹,因为有时我们还要使用占领的敌军的粮仓。大军的人数不断增加,仅靠当地的运粮军士远远不够,所以芮城的多数士兵也要一路押运着粮草随军东进。
比起前方战场,后方粮仓亦是规矩甚多。除了服从于章平、杜荣等将军的调遣,我还从杨林以及周围的战友那得知不少关于军粮的细节,或许是他们平rì里思考与观察的结果,或许是在后方人人皆知的吧,总之,很多东西将军是不会和我们细说的。
主食有很多种,以粟为多,此外还有米,但米的产量低,种植的也少。普通的士兵只能吃到一般的粟,jīng粮是要给将军们吃的。至于米,我也知道,能吃到都是极为奢侈的,因为在我们家乡雍城,一斗米的价钱和两斗半粟的价钱差不多。米同样是只有将军才能吃得到。
我心中虽有不平,但什么都做不了,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等级就是这样森严。我就是士兵的命,或许从现在起,我永远都吃不上米了。
即便是吃粟,粟仍分三六九等,而我仍旧只能吃到最次等的粟。粟按照谷壳的颜sè分为黄白青三类,一般来说,谷壳sè浅者要优于sè深者......因此,我们每天不仅要押运粮草,还要成批筛选分类,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否则是要受军法处置的。
每次征战前,章平将军都命令准备十rì之粮随军供给。由于小粮仓中的粮草远不及所需,我们便从当地百姓买粮,有时还要强行征收粮草。
芮城的仓储以一万石为一积,敖仓这种大粮仓则以五万石为一积,粮草堆积如山。另外,据队中几个原在咸阳服役过的士兵说,咸阳的仓储以十万石为一积,蔚为壮观。不愧是国都,不仅要征收当地的粮草,全国各地都要拿出部分粮草运往咸阳吧。十万石为一积......皇亲国戚、御用军食之不尽,而中原大地,却路有饿殍,民不聊生,被强征粮草以至无以为食的百姓只能应招入伍......
除了主食,还有佐餐的配菜。主要是腌制的咸菜和酱,鱼酱叫做鯅,肉酱叫做脠,都是由专门人士制作好了,我们只管押运。茶叶磨成粉,再加工成糊状,亦是随军必备的提神和补充体力的佳品。此外还有脯——将牛、羊、獐、鹿肉切成片,浸去血水,再用盐和椒末浸泡入味再yīn干。能吃到脯简直是奢侈!士兵们只有在大战之前或者打胜仗之后才有机会吃到。而且,酱、脯也都要根据身份、职务,配给相应的标准。我们后方的这些士兵,基本上是没有机会沾到肉腥了,我也认了,毕竟不用冲锋陷阵。至于蔬果,大概只有都尉以上的将军才能享用得到吧,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