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宪兵之简史(1/2)
() 仲坤贤将资料送给毛承仪後,却被派往宪兵学校受训,这毒品案件却被指派给其他调查官侦办,仲坤贤为了保护线民安全,便将检举人资料销毁,因此本案少了线民小李居中策应,而未能破案。
仲坤贤到了宪兵学校受训,第一堂课便是“宪兵简史”,由於结训需通过结训测验,因此仲坤贤便努力做笔记。
「宪兵身兼军事jǐng察及军、司法jǐng察身份,负责维护社会治安,执行军法,维持军队纪律,宪兵服务协助陆、海、空军官、士、兵一切营外问题,维护总统、副总统及亲人、正副总统候选人、国外大使安全,卫戍首都、总统府及其他重要zhèng fǔ机关、机场及军事基地,执行反恐任务,平时可支援jǐng察维护治安,战时亦可成为dú lì战斗及後勤支援部队。而我军虽为陆军之一兵科,但司令部却直属国防部,不接受陆军总司令部指挥,使得我宪兵立场超然,能dú lì指挥运作,遂行各项宪兵勤务,地位如同古代御林军」。
教官接着道:「清末我国首先有了宪兵一词,光绪卅一年(西元1905年)清廷变法,推行新政,派戴泽、徐士昌、绍英赴rì本考察,仿傚rì本宪兵制度,聘请rì本宪兵军官川岛康浪为顾问,於同年在大沽口创设宪兵学堂,正式采用「宪兵」名称,续於光绪卅二年在běi jīng设置陆军jǐng察所,指挥编成陆军jǐng察营」。
教官道:「下面介绍的内容,是结训测验考题重点,请各位学官熟记,我国宪兵是由国父孙中山在1914年,基於建军需要在广州大本营创设,经由先总统蒋公培育壮大,正式编组宪兵,1932年成立宪兵司令部,同年国民zhèng fǔ颁布「宪兵勤务令」,使宪兵部队的编组、指挥、训练、勤务等各种制度,得以确立,1936年创设宪兵学校,由蒋公兼任首任校长。
民国三年,国父孙中山於广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jǐng卫及纠察军纪需要成立宪兵部队,为民国宪兵肇始。
民国十三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创设宪兵科,开始培训宪兵军官。
民国十五年,何应钦将军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驻紮东江,并於东江成立宪兵队,东江宪兵队为**地区宪兵队之始。
民国二十一年1月16rì,宪兵司令部正式成立於南京,8月20rì国民zhèng fǔ颁布《宪兵勤务令》,律定宪兵主掌军事jǐng察,兼任行政jǐng察与司法jǐng官;同rì军政部公布《宪兵服务章程》,确立宪兵制度,明定宪兵职掌。9月成立宪兵特jǐng第一队。
民国二十三年6月rì本为寻侵华藉口,密令驻南京使馆副领事藏本英明隐匿行踪,伪称失踪已遭中国人杀害,派军舰开抵下关要胁,後为宪兵查获躲藏於明孝陵卫,遂平息rì本yīn谋。
民国二十五年10月特jǐng第一队於南京成功侦取rì本大使【川越茂】机密外交文件,并侦破汉jiān行政院简任秘书黄浚与其子黄晟对rì本密报**「江yīn封锁」计画以致封锁行动失败一案,缉获嫌犯21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