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谋定(1/2)
() 城门外的消息也很快的传到了我的耳中,原来在刘贺到达城外之后,就见到以丞相杨敞为首的群臣正在列队等候。
张安世就站在杨敞的后面,透过无数的帷幕,他见到了这个自己这么多天以来一直在自己耳边回荡过无数遍的昌邑王。刘贺大约刚刚二十出头,中等的身材,一张方形的脸孔显得很是英武,只不过因为平rì里酒sè无度,脸sè显得很苍白。
按照迎接嗣君的礼节,群臣在给刘贺行过礼之后,杨敞就说道:“王爷远来辛苦,请到城中歇息,带会儿就请拜谒先帝梓宫。”
刘贺说道:“有劳丞相了。”话音刚落,就见到张安世站了出来,大声说道:“皇太后有旨给昌邑王。”
刘贺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中尉龚遂就小声道:“王爷,该你接旨了。”
群臣也是一愣,谁也没有想到皇太后的诏谕这么快的就来到了,大家只好和刘贺一起跪倒在地,只听到张安世清亮的声音在慢慢的说道:“皇太后有旨,着昌邑王刘贺进京之后,立刻在昌邑国邸安置,稍候听从谕旨在定行止。钦此。”
张安世的话刚刚说完,就听到下面一片sāo动,谁也没曾想到皇太后会忽然下达这么的一道谕旨,按照惯例,本来嗣君进京之后,就应该去拜谒先帝的梓宫,然后接受皇太后的训示,最后接过象征皇帝权力和威望的象征—各种符玺。但是,现在居然不让这个众所周知的嗣君去拜谒梓宫,这其中的奥妙的确让群臣私下的嘀咕起来。
张安世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太后忽然下了这么一道谕旨,虽然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现在这么一道谕旨无疑于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枚石子一样,激起的水波虽然平静,但是也蕴蓄着无尽的玄机。
御史大夫田广明看了看脸sè变得异常难看的昌邑王刘贺,心想:“怎么会出这样的情况,我现在该怎么办?”四下看了一下,只见到人人的脸上似乎都有些异常的变化,心知现在不是乱动的时候,只是后悔为什么今天没有力劝大将军霍光也一起前来,现在的局面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想到这里,嘴角向自己的从人一努,让他立刻前去大将军那里将这里的情况汇报一下。
而丞相杨敞确是心知肚明,自从昭帝大行之后,他就现在反复思量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虽然大将军的实力炙手可热,但是在昭帝的几个亲信手中,却握着足以让杨敞身死家灭的权柄。他已经模模糊糊的听说,昭帝曾经留下几道密诏,据说专门为了防止手下的大臣的有什么异心的。所以昭帝驾崩那一天起,杨敞就打定了主意,什么也不去参与,只要尽到的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什么话也不说,什么是事情也不做。好容易平平安安的过到现在。但是,在这个场合还是得自己站出来说话。
想到这里,杨敞说道:“既然皇太后有旨,就请王爷进城吧,等等估计太后旨意就会到来。”
刘贺也没有什么办法,看了身边的龚遂一眼,涩声道:“那就有劳丞相了。”
张安世从昌邑国邸出来,就急忙的赶到了皇宫,在赵充国设在建章宫的附近的一个营帐找到了我。在听完张安世的汇报之后,我详细的询问了关于刘贺的一切。
张安世道:“公子,皇太后的那道旨意是你发出的吧?”
我回答道:“差不多,先不管这件事情,我们现在要留意的就是霍光如何应对,论起宫廷斗争的经验来,你我都不是他的对手。”
一边的赵充国到:“我觉得现在不是我们在这里商量来商量去的时候,就算是霍光厉害,可是现在到了这个份上,我们再不动手,就什么也没有了,而且我们如果抢占住了先机,就可以将局面扭转过来。”
我没有说话,半响才看着张安世道:“安世,你觉得怎么样?”
张安世回答道:“我也觉得现在的优势在我们这面,皇太后的旨意已经打乱了敌人的部署,现在朝中人心浮动,这就是我们的好机会,如果我们错过了,只要霍光一旦想到什么应对的办法,我们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我站在一旁,我也知道现在的机会是我可以对敌人重重一击的时候,只不过现在动手的危险的确有些大,而且外面的局势还不明朗,这样贸然动手,成功当然不用说,一旦失败,后面可就什么东山再起的机会都会没有了,但是……
我慢慢闭上了眼睛,脑中确实一点也静不下来,满脑子的就是铁血烽火,我不由得喃喃道:“不行,我不能这样束手待毙。”想起司马迁对我的谆谆劝导,想起昭帝驾崩前的腹心之托,想起我的家人,的确,如果我再迟疑不决,就是想做一个平民这样的机会也不会有了。
想到这里,我忽然睁开眼,慢慢的说道:“既然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现在实施‘夺宫’计划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