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突破与大麻烦(2/2)
谢涛想的没错,他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原来,宝玉等人的确是如原著一般,联句吟诗去了。正好当天夜里,袭人的母亲病重,她哥哥花自芳打发人过来找她回去。
母亲既然病重,袭人别无他法,只好向王熙凤告假。王熙凤送了她几件新衣服,又添了些东西,这才让袭人回家探病。
谁知袭人到家之后,发现她母亲病情甚笃,只怕是不行了,连忙打发人告诉王熙凤。王熙凤便让她现在家中住着,延长了她的假期,让她为母亲送终。等把一切事情都办妥当,再回贾府。
然而,袭人是宝玉房里的大丫鬟,贴身服侍宝玉的。她这一去,宝玉的身边就没人照顾。王熙凤便让晴雯和麝月两人住在宝玉房里,服侍他起居之类。
事情正出在这个时候。
宝玉夜间口渴,习惯xìng地喊了几声“袭人”。叫了几声没人答应,后来还是睡在外间的晴雯听到了,进来倒了茶给他喝。
麝月此时也醒了过来,几人聊了几句,便要出去解手。晴雯一时兴起,想要出去吓唬她一下。没想到外面天寒地冻,又是刚下了一场大雪。晴雯穿着太少,出去时,突然吹过一阵微风。那风侵肌透骨,当时就让她毛骨森然,回来便连打喷嚏,染了风寒。
红楼世界的风寒,远非寻常可比,即便贾宝玉修为如此高超,也是毫无办法。
第二天,他找来一个大夫给晴雯用药,没想到那大夫竟是个庸医,白白耽误了晴雯的病情。
按照原著,贾宝玉此刻是要找王太医前来诊断的。王太医开的方子虽有些效果,但并不明显,此后晴雯为宝玉夜补雀金裘,酿成了病根,直至后来去世,这一连串事情的起因,都在这一天里。
宝玉毕竟灵慧过人,虽然未能尽知后来之事,但心中还是有些预感,知道这病灶绝不能轻视。想要找王太医来诊治,又恐为人所知,反而不美。
正在此时,恰好黛玉来访,见宝玉愁眉不展,便来相问。宝玉便把事情都说了,黛玉笑着说道:“你现成的人不用,何苦费心思找王太医?”
宝玉忙问是何人,黛玉说道:“前rì你邀我出去还那人情,我见他修为虽低,却是道门正宗,更兼身有药气,或为丹修。丹修之法,书中原有所载,但毕竟没有见过,却也不十分肯定。虽则如此,此人必是由药入道,你若找他,必能成功!”
这一番话直说的宝玉眉开眼笑,连忙道谢。当下便要叫人。
黛玉连忙制止他,说道;“你唤人来做什么?”
宝玉回答:“我让人请他过来,虽然园子里生人难入,但是连那胡庸医都能进来,他自然也不成问题。”
黛玉用手指戳了一下他的额头,说道:“你真是糊涂了,那胡庸医毕竟是医,进来倒也无妨。你现今却要让他进来,他既非医者,又非园中之人,进不来倒还罢了,若真进来了,只怕祸事就到了!”
黛玉语气郑重,宝玉立刻清醒过来,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说道:“妹妹说的不错,是我太过着急,没能考虑到。若他真是进来,连他xìng命也难保全,如此,怎生是好?”
黛玉想了想,说道:“还是让晴雯出去。”她止住了正要说话的宝玉,说道:“晴雯出去,是理所应当,太太自然同意,你也就不必费心。你先前所虑者,不过是怕外面不如园子里调理的好,若是耽误了病反而不美。如今却不同了,只需将晴雯送到水仙庵,令他随时看护,有医者在旁伺候,岂不比你照顾周全?你若想她,只管去水仙庵见她便可。料想不过十rì,其病自然痊愈。那时再接回来,既不违背园子里的规矩,又能让晴雯清静疗养,且不会落人口舌,岂不正好?”
宝玉想了想,觉得黛玉说的在理。自己毕竟不通医道,若是定要强留,反而可能耽误了病情。既然谢涛也是修真者,若真是丹修,治疗这种小病自然手到擒来,自己也不用担心。便笑着说道;“想不到妹妹竟也考虑如此周全,真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黛玉撇了撇嘴,说道:“我知你心里只有姐姐,哪里容得下我?”
宝玉连忙告罪,又说道:“明儿一早就过去,顺便让他把这玩意儿修修。他这次定然有所突破,我且看看能到何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