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古夏血殇 > 第12章 怨气

第12章 怨气(2/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星 剑呤 风流都市行 海外仙山 都市御仙传 调教异界 创世五灵 官道之宦海沉浮 末日圣骑士 真人

崇明心底的某些记忆被勾了起来,道:“汉,就是天上的星河。”

姒清又是一阵惊异:“你怎么知道?”

崇明做深沉状,食指点着脑袋:“有些人生而知之,非常理可以忖度。”又道:“你若跟我生了孩子,必然也能像我这样睿智不凡,你可得赶快拿主意,若是晚了,我变了心思,到时你哭都没地哭去。”

姒清一笑:“便是你生而知之,那些智识也该藏在心里,你点自己脑袋做什么?”

她问的认真,崇明却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姒清莫名其妙,对这男人的一些怪状都有些见怪不怪了,瞪他一眼,自去水中玩耍,心里终究有些不自在:看他笑的那样,倒仿佛我问了个蠢问题,难道我刚才真的看起来很傻?

若是以前,如女王般骄傲的姒清是绝不会这么想的,只是这些天与崇明呆的久了,言谈之中,越发觉得这个男人捉摸不透,见识非凡,两人几次发生分歧,姒清都没占着便宜,一来二去,女王那高高在上的身段也软下来不少,居然懂的自省了,这倒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不过,越是如此,姒清对崇明的兴趣越大,就越是要把崇明死死拿住,当年阿父得了崾寂父子三人相助,差点就把夏启灭了,自己若能把崇明拉下水,扈国复兴的可能会更大一些吧?

就在这几天,村邑周围的粟米熟了,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其时已是秋季,空气中干爽了一点,天气却还是那么热,崇明不由想起了“秋老虎”这个词,当真是形容的恰如其分。

小小赞叹了一下后世人的智慧,面对眼前的难题,却又无计可施。大片大片的粟米,只能用最原始的骨刀石刀收割,效率低的吓人,从收割,到晾晒,再到储藏,前后要忙足足一个月,女人们要照顾孩子,拾掇家务,大部分农活全落在了男人身上。崇明再也不能有事没事往山上跑了,那片广阔茂密,可任凭驰骋的山林已经离他而去,他不得不像个奴隶一样,被牢牢束缚在田地里,原本挺直的脊梁也弯了下去,一步一步往前挪,脚下似有千斤重的镣铐,汗水从眼角滑落,模糊了眼前的一切。

原始的粟米穗,又短又细,稀稀拉拉的生长在田地里,长势还算可以,但跟掺杂其中的野草相比就差远了。野草吸收了土壤中的大部分肥料,只余了一点给人工种植的谷物,粟米产量不高,只能广种薄收,整个崾国,不过一千口人,周围的粟米地却是一大片,按后世量度,足有上万亩,成年男子负责其中大部分,平均一人要收割一公顷的粟米,光这劳动量,足够他们忙上大半个月。

繁重辛劳而职责不分的劳动带来的是极低的生产效率。即便是最实心眼的年轻人也学会了偷jiān耍滑,大伙几乎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出工不出力,秋收一事进行的极慢。

女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习惯了也就觉得合理了。没错,收割粟米就得这么慢,快不起来,这倒也怪不得那些男人们。

女人不怪男人,男人却对女人满是怨言。是谁第一个将粟米的种子埋在土中等待收获?是传说中的神农,那是一个女xìng神灵【2】,她发现了万物生长的秘密,并将这秘密传授给女人,再由女人指挥男人开荒播种,收获储藏。女人们垄断了窥探天象的权力,并由此获得超然身份。男人在太阳下流汗,女人在树荫下乘凉抱孩子,男人们感觉自己成了女人的奴隶,怨气在心中发酵。

注:【1】清水:《山海经?西山经》:南山“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2】后世将农业之神描绘成一个男xìng形象,可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女人发明了农业,在崾国这样的女xìng国度里,将种植之术传授给人类的农神必然是个女xìng形象。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