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时代洪流 二十三(1/2)
林文看着惊魂未定的赵显便能想象到刚刚一战的残酷,千军之中夺帅,怎能是偶然?
同时右京打起了“诛国贼”的的名号,得到了地方大名的支持,讨伐北条家的大旗已然竖起,北条家勾结蒙古人,出卖扶桑的消息已然传遍了整个扶桑,许多地方实力派的人物,纷纷出来指责北条家,这无疑宣布了事情的真实性,一时间北条家为千夫所指-------
林文等人退还海岛,北条家力所不及,即便想追也没有法子,何况现在他们实在没有追击的必要,自己的麻烦都完不了,还谈什么其他的事情?
元大都。
皇宫。
忽必烈深深的感到忧心,东海的战事不想糜烂到这个地步,十万大军出却落到这般一个后果这是如何能想象的到的,更为麻烦的是怎么收尾?战事胶着,耗费钱粮数以千万记,江南负担太重,已然导致不稳状况,本来新得地,自然得休生养息,减免税赋,不想大战起却加重负担,本就民心不稳,这般更让局势之恶劣。
安南。
当年,蒙古蒙哥汗在位的时候,镇守大理的大元帅兀良合台,遣使安南,令其归附。使者为安南囚禁。兀良合台遂于十月率军进攻,十二月击败安南军,攻占其都城升龙后撤军,安南请附。忽必烈即位后,封其国主陈光煚为安南国王。此后二十多年中,蒙古为集中兵力灭南宋无力南顾。至元十六年,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后,元世祖忽必烈于十八年十月成立安南宣慰司,进行攻安南的战备。二十一年,命镇南王脱欢与左丞李恒率军以假道安南,进攻占城为名向安南进军并征其粮饷以助军。企图在安南建省,作为控制及进攻南方各国的前进基地。十月,脱欢军至安南国境,安南王陈日煚遣兵分道拒守境上。二十二年三月,元军至禄州,陈日煚调兵拒守丘温、丘急岭隘路。元军兵分两路开进,至急保县,发现七源州、万劫等处俱有其兴道王陈峻屯兵,元将阿里不能进,元将李邦宪等先后在可离隘、洞板隘等地击败安南军,杀其主将秦岑,俘其奉御杜尾等。在陈峻等拒绝收兵让路后,元军兵分六路大举进攻,击破了防守万劫的兴道王军后,缚筏为浮桥渡过富良江。陈日煚沿江布设兵船,建立栅寨,发炮轰击。元军猛攻,陈日煚等战败,退至天长府地区。元军进占都城升龙,陈日煚之弟陈益稷投降。
军向南追击,同时屯占城的唆都军亦正奉命煚上,进入安南境内,企图对进合击,消灭安南军。但安南军“虽数败散,然增兵转多”,元“军困乏,死伤亦众,蒙古军马亦不能施其技”,脱欢遂于五月撤兵返思明州。安南军二万余乘势追击,元军力战方脱,李恒中毒矢死。唆都军曾七战七胜,但在安南军不断阻击下,始终未能与脱欢军会合,回师途中在乾满江遭安南兵袭击战死。
忽必烈两线受敌之狙,已然疲惫不堪,更为可怕的是江南的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