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开始 三(1/2)
更新时间:22--5
大都。
扶桑的战败并没有影响到大都,在这个靠近漠北的帝都依旧是那么的繁华,其实自唐以后中原汉人几时掌握的了大都的情况?若是说唐末还在中原汉人军阀的掌控之下,到了后来完全是异族的天下,赵家开国两兄弟虽然有志收复燕云,可是时运不济。最终祸从此处来,从开封退往杭州,从杭州退到了如今的留求。
大都的市面确实是繁华的很。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心去观赏。时宝就是其中一人,当时宝第一眼看到大都的时候完全震惊了,一直在江南混的时宝终于感到了帝都的雄伟与壮丽。
大都的城市的布局是根据《周礼?考工记》所说的王都“左祖右社,面朝背市”的原则设计的,城门与宫殿也多取《易经》命名。这同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元“至元”一样,都是“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重要内容。皇城在全城的南部而偏西,跨太液池两岸,周围约二十里。皇城的城墙称为萧墙,俗称阑马墙。由南面的棂星门进入皇城,沿御道至承天门则为宫城。宫城周围九里三十步。宫城内的主要建筑是以从丽正门、承天门达中心阁的正南北线为中轴而排列并对称展开的;南为大明殿,是皇帝的正朝;北为延春阁,皇帝常在这里接见大臣和修佛事。宫城之西,隔太液池,南有隆福宫,是太后住所;北有兴圣宫,为太子所居。太液池上有木桥和吊桥与湖心的瀛洲相通。瀛洲之北,有白玉石桥与万岁山相接。万岁山、太液池是皇城内的主要苑囿区。
壮观的程度自然不是扶桑的京都可比,时宝也不仅感慨鞑子的能力,因为时宝清楚的记着林文说过的话,建筑代表国力,隋代大运河就是国力象征的标准之一,隋朝的灭亡怪不得大运河。时宝此时方知晓为何林文总是对此时收复中原不是很看好,私底下说过很多次鞑子气运还在。
时宝半步也没有在这个繁华的帝都停留,而是直奔自己要去的那个地方,白云观。
大都为帝王之居所,常年跑江湖的时宝自然是知晓其中做公的很多,虽然自己并不是四海通缉的大盗,江湖上的名声也不是人人都知晓,也未必有那么多的人识得自己,可是这个世界上只要是做过必然会留痕迹,要是说世上无一人识自己的样貌这连时宝自己也信不得,小心还是好,更何况自己身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半点闪失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