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是蒋干 > 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何去何从(下)

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何去何从(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妖猎手》原《炼妖秘录》 火影之葫芦金刚 凡人修真之问仙 黑色天空下的学院都市 重生之护花使者 皇上来嘛 火影之东煌驾到 特色之死 火影之新月光疾风 东方幻想记事

第三卷第一百五十九章何去何从(下)

年轻人总有非常抱负,尤其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一展所学成就一番事业之心更为显著,蒋琬如今尚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自然亦不可免,他平日效力于诸葛亮帐下,虽已比往日更多的接触到了军、政之事,但能当面与诸葛亮这样重臣谈及要务的机会仍是极少,因此难免感到有些激动、紧张,只是蒋琬终究非比寻常之人,于刹那间的兴奋后,便迅速冷静下来,同时亦觉为难起来。

蒋琬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不卑不亢的拱手道:“属下虽亦闻‘天机’先生所创之科举取士之法,然却只知粗略,不晓详情,军师既问,琬不敢有藏,但妄言处,还请军师恕罪。”

诸葛亮笑着摆摆手,道:“公琰尽管直言,不过你我闲谈一二,务虚顾虑。”

“谢军师。”蒋琬拱手,而后侃侃而谈道:“我大汉自高祖十一年下求贤诏,命各地郡守劝勉贤士应诏,并书其行状、仪容、年纪,以待擢用始,至武帝纳董大夫(董仲舒)之策,于元光元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而立察举取士之法已数百年矣,其间亦有征辟等法以为相辅,可谓熟策,虽为我大汉选拔了诸多大才,然日久时长,其中弊端亦为显著,是故琬初闻‘天机’先生所提科举之法,实乃叹服,此法不分贵贱声名,设科而考、以优取之,确可补察举之漏。”蒋琬说到这里。并不掩饰对于那“天机”蒋干的钦佩之情,但随即便道:“然以琬思之,科举之弊非如今当施之策也。”

诸葛亮闻听蒋琬并不掩饰地反对实施科举制度,却依旧面色从容的微笑而闻,一手轻摇羽扇,一手缓抚须髯,神情甚是平和。而他的态度,也另原本心中微感紧张的蒋琬放松下来。毕竟当面出言反对主公及军师既定之策,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也绝非常人所敢。

蒋琬平静下来后,言语之中条例更加分明,他道:“世间本无万全之策,是故科举有暇非是奇事,譬如因不以名取。则欲试者必多,自然不可聚于一地试之,如此若分于州、郡、县相考,主公、军师未可亲统,如何确保无徇私舞弊之事?而琬以为如今不可行科举之法,首因势所不允也。取士乃国之大事,天下瞩目,察举之法得利者多为豪门大族。若改之,恐有动荡,如今主公新得益州,尚需求稳以固基石,而荆州毗邻东吴,孙权久为窥视。是故琬以为以新革旧虽佳,然新法实施,难免将有纰漏,如今天下纷争之际,还当以内稳而外取为重,实不可自动阵脚,此便为属下粗鄙之见也。”

诸葛亮听蒋琬说完,并不表态,只是微笑的望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见他神色坦然。不由暗自点了点头。其实以诸葛亮地才智,如何看不到如今实行科举制度的利弊。他对蒋琬所赞赏地,更多的是其沉稳直言之性情。

“科举之事虽欲在零陵试行,然却未有定论,公琰之言亮当会以为参详。”诸葛亮平和的道。

蒋琬闻言知思,起身拱手道:“属下谢过军师,军师公务颇多,琬不便多为打扰,就此请辞。”

诸葛亮微微点头,望着蒋琬离去的身影,心中感叹道:“子翼啊子翼,你叫我当如何是好?费文伟(祎)良实,志虑忠纯,博文而强记;董休昭(允)义形於色,秉心公亮,刚正而不阿;而这蒋公琰虽外表偶显随性,然内里方正且有威重之质,不喜脩饰,实为社稷之器也,甚至那陈祗虽略显浮滑,却也是多有技艺,挟长数术,若用之有法,亦为良吏,这四人日后多为历练下,必为我主之栋梁,然却不知蒋子翼你如何便于千百人中识得这些年轻才俊,莫非真有透视天机之能?至于科举之法如今行来虽有诸多难处,然仅凭此法本身便已足可流芳千古,不知倘若由你亲为此事,亮岂会如现下之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