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计议和亲(2/2)
赵武胡乱的想着,慢慢的静了下来。望着杨吾道:“怎么也要拖到那剩下的银两进了库仓,再做计较。”
“拖?”杨吾惊叫道,“为何要拖?小将军不知蜀吴联姻,东吴设计害刘备,那周郎妙计安天下,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老身便依诸葛孔明的道道走上一遭,效仿古人的jīng明,也叫虎威军既得了银子又添了夫人!”
“若是赵武娶个金人女子做浑家,那诸将与士卒们会作如何想法?”赵武静静的望着杨吾,有些不安的问道。
“嗐!两国和亲联姻自古有之,皆是冀望着罢兵息戈,却是为两家盟约系上一道绳索。可为了本国的利益又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便是夺取仇家的女儿、浑家纳为妻妾的也不乏其人。也不见哪个说过不妥。诸将哪里会过问这女子是谁,是否仇家?只要人好,小将军瞧着舒坦,可以照料起居便好。说句不该说的,若是小将军掳来些女子,配与诸将,诸位皆会感激小将军的恩德,皆大欢喜的不得了!”老总管笑着,开导着安慰着赵武。
“此话当真?”赵武闻言来了兴致,“老总管何不早说,那金人掳去的三千妇人女子就在眼皮子底下过去的,赵武若是知诸将有如此心意,便在曲沃劫了,叫诸将士领回家去,岂不是更好。”
“当然好了!”老总管接住赵武的话茬,“只可惜当时没想许多,却叫天大的好事溜走了!”
翌rì,杨吾来到昌宁城里的驿馆拜见金人使者,却叫完颜子偈受宠若惊。几次前来虎威军,这竟是头一遭有虎威军的将官前来拜访。当即将杨吾让进厅房,寒暄起来。
“老总管军务繁忙,今rì为何有闲暇来此小坐?”完颜子偈打着哈哈,探询的问道。
“五龙山一面之缘,竟是已有月余。此番贵使来到慈州,理应造访。却是不知吃食起居可有不便之处?”杨吾随口说着,却尽是客套言语。
“好,好着呢!”完颜子偈恭维着,“驿馆里的吃食却是还蛮有味道的,与在西京的吃法相差不大,皆是河东的口味。”
“慈州的风土人情比之西京却是如何?”杨吾闲扯着,寻觅着如何开口切入正题。
“二城相比,慈州还是民风淳朴些,少有闲逛在街头巷尾的懒散之人。”完颜子偈一时拿不准老总管此行的目的,便耐着xìng子有一搭无一搭的应着,等待杨吾话入正题。
“慈州丁口稀少,劳力不足,故而无懒散之人闲逛。便是妇人女儿也皆做活,为的是养家糊口,贴补家用。”杨吾解释道,随即问道:“不知贵国女子是否也劳作,为生计cāo劳啊?”
“一样,一样的。平民百姓不劳作哪里会有吃食?只是放牧种田的多些,城里以做工养家的工匠皆是汉人,鲜有女真人。男子在外劳作,女子把持家务,做些女红,缝补浆洗的事。”
“哦!游牧耕田之家,却是令人羡慕。”杨吾赞道,“看来女真人也是为生计忙碌着,不知过得是否快活?”
“女真人生xìng豪放,勾心斗角之事不多,却是快活。”完颜子偈有些明白杨吾此行的目的了,不禁心下窃喜,顺着话茬接着说:“便是女儿家也是可在外行走的,不似南朝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憋屈的紧。”
“如此说来,女真人的女子却是比汉人女子快活了?”杨吾哪里肯放过女儿的话题,接着问,“那婚娶之事可是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自然要听,那家的父母不喜女儿rì子过得舒坦,夫妻恩爱?却是不会害了自家女儿。”完颜子偈笑着回答,也是尽拣些好的说。
杨吾点头笑着,“老身闻听贵使有为小将军说媒之意,却不知女儿家是何许人也?”
“哦!赵将军可是有意为之?”完颜子偈大喜,连忙问道。
“小将军只是道与老身知晓,却是未置可否。”杨吾不敢把话说满,“只是老身想问问,若是中意好促成美满姻缘。”
“好事,好事一樁啊!”完颜子偈连声叫好,“那女儿家不是别人,正是元帅的五女,rǔ名唤作萨鲁的女儿。”
“元帅完颜宗翰的女儿?”杨吾有些吃惊,“可是元帅的本意?”
“那倒不是!”完颜子偈摇头说道:“只是元帅随口问过赵将军的贵庚,赞叹其英武年少,颇有吝惜之意。此番为两家议和,某家突发奇想,始有此一问。若是赵将军有意,某愿做这红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