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老僧的见解(1/2)
() 这一rì刘绩三人早早的等候在昭德门外,太阳攀上了头顶之后,一辆轻便的马车在四五十名骑士的簇拥下缓缓驶来。周围的百姓还在诧异这到底是哪家高官贵戚前来,刘绩三人已经快步迎了上去。
“大当家的。”众骑士下马躬身行礼。
这一声大喝可是吓坏了周围的其他人,一众百姓震惊之余都有些不知所措,全都眼带惊慌的看着一行人。刘绩立时感到一阵头大,狠狠瞪了一眼领头的骑士。那骑士倒也还算机灵,转而高声叫了一句将军,其他骑士也是有样学样,周围百姓这才有些迟疑不定的散去了。
冷着脸的刘绩走到马车前却是换上了一副和善的笑容,轻声叫道:“绾儿,你这就下来吧。”
车帘被缓缓揭开,一个丫头扶着王绾慢慢走了下来。刘绩走上前去仔细端详了一下,一个多月未见,王绾的病情似乎没有得到任何缓解,脸上仍是静然无波,看不出一点喜怒来,心里不由感到莫名的绞痛。脸上却不敢露出一丝愁容,半蹲着身子笑道:“绾儿,还记得我吗?”
王绾看了他一眼,脸上看不出一点反应,眼神倒是闪动了一下。刘绩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让旁边的丫鬟扶她上车,众人策马进城来到秦府。
此次将王绾接到京城,刘绩就是指望着京师名医众多,多半有人能治得了这种痴呆症。回到秦府内院,刘绩牵着王绾先去见过了王夫人。
王夫人听闻向氏的刚烈行径也是一阵唏嘘,对于眼前这个可爱的女孩喜爱之余也多了一片恻隐之心。至于刘绩求恳她代为照拂,她自然是痛快的答应下来。
随后的rì子里,刘绩请秦管家帮忙,带着王绾遍访了城中的各大医馆,可是收到的答复却是让他心里凉了半截。几乎所有大夫对于这种症状都是束手无策,为数不多几个开口的也是让刘绩有些失望,这些人大多是看着刘绩出手阔绰,这才看了些滋补身体、无伤大雅的方子,刘绩心烦意燥之间直接否决了他们的提议。
对于王绾,刘绩一直怀着一种很大的负罪感,他很长时间认为王雄的死是出于他的疏忽,继而导致了向氏的自杀殉情。如今既然短时间内不能医好她的病,刘绩便打算在其他方面补偿她。
带着她逛遍了整个京师不说,还尝遍了京师的诸般美食,给她买各种漂亮的衣服。可是王绾对于这一切还是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是默默的跟在刘绩身后,十几天下来薛玉和赵凌倒是有幸玩了个遍,王绾那默然的表情却是让刘绩更加揪心。
正在刘绩愁眉不展的时候,后院传来了王夫人的吩咐,让王绾暂时跟在秦雨眠身边,先静下心来再说,让刘绩不要cāo之过急。这话倒是提醒了刘绩,这一段rì子以来,他确实有些太过急躁了,这种病症只能慢慢想办法,不然再多的努力也会变成徒劳的。
过了两天之后,王夫人突然招刘绩前去,却是劝说他带王绾去见一见那位圆济大师。刘绩觉得有些诧异,一个老和尚顶多读了些佛书而已,对于这病症难道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还是拿着王夫人的一封亲笔上路了。
轻车熟路的来到云台寺,有了上一次的大笔香火钱,知客僧当然好说话许多,不消多说便拿着王夫人的亲笔书函赶去了后山。不出意料之外,圆济大师应允了这一次相见,刘绩牵着王绾一行人直往后山去。
一路缓缓走来,恰是看到上次见到的那个女子和身后的随从,两人迎面走过,女子朝着众人点了点头,刘绩也微笑着回应,薛玉和那个男子自然是怒目以对。
颇具古朴之风的院落前,小和尚慧远正在门前等候。见到薛玉明显有些不好意思,刘绩朝他笑了笑,小和尚做了一个佛礼,领着几人走了进去。
上一次刘绩没有进来,这一次自然有意的观察了一下。里面的情景让他感到十分意外,一间正屋配上东西两间小屋,院门东侧一个灶房,西侧放着一个不小的水缸和几堆劈好的木材,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