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乱民(1/2)
金銮殿是权威的象征,也是实力的体现。
金銮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龙椅,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它的样子和平常的座椅不太一样,有一个“圈椅式”的靠背,底座不采用椅腿,椅撑,而是采用一个长约两米半,宽约一米半的“须弥座”。通体髹上黄金,显得富丽堂皇又气势威严。
此时,皇上刘正明坐在龙椅上,看着分为两派的文武大臣,表情严肃,面含威严,向身前的李公公点点头。
李公公马上会意,向前走了两步,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喊道:
“有事禀报,无事退朝。”
四周静悄悄的,并无一人禀报,李公公见状,马上喊道:“退朝。”喊完迅速来到刘正明的身前,搀起刘正明,向殿后走去。
满朝文武正要跪安,此时意外发生了。
只见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狼狈的跑了进来,身后追着几名侍卫。
男子不顾侍卫的追赶,直接跪倒在地:“皇上,启禀皇上,臣有事要报。”
这时,众侍卫一拥而上,将男子狠狠的压在地上,并将其嘴巴捂住。其中一名领头的侍卫面向皇上跪倒说道:“小的罪该万死,让此人闯入大殿,恳请皇上恕罪。”
一般来说,不经召唤擅闯大殿属大不敬罪,应凌迟处死。而侍卫没拦住,属于办事不利,死罪。
刘正明在男子进来的时候,就停下了脚步,他还没有说话,四周的官员就呼喝着:“来人,将这些擅闯之人拉出去,等候发落。”
四周侍卫正待行动,刘正明挥了挥手,“慢着。”接着对抓住男子的侍卫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谢皇上不杀之恩。”几名侍卫连忙跪拜称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知道,刘正明这么说,他们的脑袋就保住了。
“你是谁?你有什么事禀报的?最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不然~~~哼哼。”刘正明话未说完,轻哼了两声。
“启禀皇上,臣乃吴安县县衙的师爷孙建明,现在吴安县被乱民所围困,希望皇上能派兵解围啊。”孙建明哽咽的喊道。
刘正明的身子一震,“你说什么?快告诉朕,吴安县到底怎么了?怎么会被围困?”无怪乎刘正明着急,吴安县是产粮大县,其中全帝国的粮食有五分之一是产自吴安县,可以说吴安县是全帝国的粮食命脉。
“皇上,吴安县城就要被乱民攻破了。”孙建明大喊道:“请皇上速速派兵,以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啊。”
“你先冷静一下。”皇上大喝一声,孙建明的情绪渐渐的平静下来。“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上,是这样的。”孙建明详细的诉说了一番。
原来,今年大汉帝国自然灾害不断,尤其是产粮大县吴安县,发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将农作物冲的七七八八,。等洪水退后,老百姓们艰苦自救,将存活下来的粮食更加妥善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