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军校?(2/2)
“有私塾吗?”刘云接着问。
陈晓伟更是默不作声。私塾,在哈拉尔城那是遥远的代名词了,不能说整个哈拉尔城没有文人,真正能称得上文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的外公——叶同。以前叶同是哈拉尔城的私塾先生,因为女儿的原因,在刘备出生那年,将私塾关闭了,从那以后,哈拉尔城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了。
“大人,要不您下令建立一所学校?”陈晓伟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建议。
“学校?”刘云脑海中灵光一闪,自己想到了解决第二军团和城卫军矛盾的方法了,那就是建军校,那个蒋某人不是在当年成为了某某军校的校长,手下军官都是军校的学生,在那些军官的心目中有着无比的威信。要是自己建立军校,成了校长,那手下的军官谁不听令。
嗯,就这样,这些学生不光从自己军队里选拔,也不只局限于哈拉尔城,整个大汉帝国,甚至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来军校学习,这些人就算不能为己所用,最起码的也不能与己为敌吧,想到这里,刘云不禁流下来兴奋的口水。
陈晓伟看着刘云神游四方,也不敢打搅,站在一边默默的等待。
“就这么干。”刘云激动的用右手打了一下左掌,发出清脆的响声。
“大人,您同意了。”陈晓伟听了刘云的话,连忙问道。
“我同意了什么?”刘云这才想起身边的陈晓伟,连忙摩挲了一笑嘴角问道。
“就是建学校的事啊。”陈晓伟连忙解释道。
“这得让我好好想想。”刘云低下头沉思起来。
不是刘云重武轻文,而是哈拉尔城的民风如此,在这个勉强裹腹的年代,就连吃饭都成问题,谁还会让孩子去学习那些绕口的古文、深奥的科股。叶同那时候教得那些孩子们,最多的学一年,有的甚至只来一天,“学问能当饭吃吗?”这是常挂在老百姓的口中得一句话。
刘云将心中的顾虑对陈晓伟说了一下,陈晓伟也深有所感,他在哈拉尔城的时间最长,当然知道这样的情况,要是建学校,那真是困难重重。陈晓伟缓慢的抬起头,眼睛忽然一亮,“大人,小的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刘云连忙问道。
“就在这里。”陈晓伟指着刘云手中的公文大声喊道。
刘云顺着陈晓伟所指的方向,看到手中的公文,神情也是一喜,他知道陈晓伟所说的办法了,就是拿这次的公文做文章。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刘云拍了拍陈晓伟的肩膀说道。
“好,小的一定顺利的完成任务。”陈晓伟也是信心满满的说完,就要离去,又被刘云喊住。
“等等,还有件事情也一并办理吧。”刘云又将建立军校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晓伟细细一琢磨,很快就明白了刘云的用意,连忙点头道:“好的,小的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