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一 黎明(1/2)
() 大陆历史上从没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我们的世界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经历了如此深刻剧烈的变化,而所有这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的起点,既不是千年王都,也不是众神之国,却是诅咒之地边缘的一片不起眼的荒原,那些被世人传唱了千万年的名字,都已各归其位,历史长河中最为绚丽动魄的一场盛宴,正将开席。
——费.阿伦.麦金托什《论泛大陆主义的崛起——兴衰三十年》
这里是大戈壁和法拉草原交界的地方,半沙化的土地呈赤红sè,由于含铁量极高,长不出庄稼,且常年缺水,因此人烟罕至。
来自东方大戈壁滩的朔风裹着铺天的沙尘,跨越千里之遥,在此遭遇北上的暖湿空气,这些远道而来的旅人终于决定停下脚步,慢慢沉淀在这片无人的荒野中,因而此地的天气总是灰蒙蒙的,即便下雨也是讨人嫌的泥巴雨。
两个人影站在荒野中,面朝北方,天地间昏黄一片。
“父王,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了,树海之王和裂熊者需要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代价!”十来岁的少年皱着浓眉,打破了窒人的沉寂,大声抱怨。他手叉着腰间的刀,眼睛是漂亮的深绿sè,如木罗湖碧绿的湖水般温润沁人,衬着黝黑、野xìng的脸庞,形成巨大反差,却也造就了一种奇异的吸引力。
站在侧前方的中年人,没有回头,茂盛的黑sè卷发随意披散在肩上,如一头骄傲的狮王,他的声音像沉闷的战鼓捶响,“铁班,树海之王和裂熊者是讲信义的,他们在阿拔斯最艰难的时候伸出过援手。”
“可是父亲……”
中年人抬手止住他的话,“年轻人长大了,他们想要飞,或许有些事情应该让你知道。”停顿了片刻,中年人的声音再次响起,“三王的会面并非由三个王国发起,我们来这里,等待最后一个人,所有的约定只为那一天的来临。”
铁班的眼睛瞬时瞪大,三位王者主宰了近半片西陆,除非那位伟大的征服者重生再临,世上还有什么人能让他们汇聚到这个不知名的小地方?
“这个约定代代相传,只要我们三族的血裔还在,就不会断绝,下一次,或许就轮到你。”中年人并不高大,背影却稳得和山一样。
少年铁班侧身站在他身后,深深地低下头。
站在那里的是他的父亲,也是阿拔斯第十四位王,或许还是历代阿拔斯中最强大的一位。这位沉默的英雄王用他的鲜血捍卫阿拔斯的荣光和他的子民。
最危急的一次,刚即位的他带着一百零五名永生者近卫,面对的是平原人的骄傲,英勇无畏的圣辉骑士团,圣辉骑士们发动了整整八次集群冲锋。
到最后,整个战场上还站着的只剩下他和他的最后十三位黄金武士,他们从清晨坚守到傍晚,英雄王全身受创百处,血染征衣,手持白底鎏金的狮子王旗屹立在尸山血海之上,眼中没有杀神般的凶煞,只有隐隐的悲伤,他沉默如一座峙立的巨岩,自开天辟地的一刻起便矗在那里,环绕着的,是他的战士们和他的敌人们的墓场。
战斗持续到夜间,从大戈壁深处出发,无数支打着火把的马队如汇入大海的江河般从四面八方涌来,那些质朴的戈壁人红着眼睛,不要命的抽打平rì视若xìng命的马匹,为的是早一刻赶到王旗下,吾王危殆!
指挥突击的圣辉骑士团团长施雷贝恩男爵,眼见事不可为,长叹一声,以最标准的骑士姿态遥遥向英雄王行了一礼,带着他的骑士们,迅速隐没在黑暗中。
“我们付出了三百个帝国最勇敢的骑士,最后却成就了一个人的威名,在他的有生之年,帕莱曼的士兵不能再踏上东去的道路了。”这位威名赫赫的老将军回到帕莱曼dì dū后,留下这样的句子,便溘然长逝。
自从之后,英雄王和他纹着雄狮的王旗便成为西方平原诸王心中不能逾越的高山。
父子两人没有再等很久。
西面的天空中吹来清新微凉的风,不像是荒芜大戈壁的造物。一个身影出现在天际,缓缓踱来,在沙尘中隐现不定。他似慢实快,眨眼间已经依稀可以见其装束,一个消瘦修长的灰袍人。
当铁班还陷在惊讶中,下一刻灰袍人已经站在他的父亲面前,他的头脸都隐藏在毡帽中,不可窥见。
“我的朋友,尊敬的树海守护者,我一度以为我们不会再相见,神主终究是仁慈的。”中年人轻轻欠了欠身,落在铁班眼里是震惊莫名,父王行礼的对象,不是唯一的真神,而是凡人。
灰袍人清澈的声音响起,辨不出说话者的年岁,“英雄王,听到你的声音,真让我高兴,我已经很久没有收获这样的好消息了。近来我有种预感,回到寂静之森的rì子不会太遥远了。”
阿拔斯王瞳孔微缩,目光凝注,“恕我直言,树海的力量正在衰落,而你的继任者还不够强大。”
未等灰袍人开口说话,从北面忽然传来雷鸣般的蹄声,烟尘滚滚扬起,似乎是一支马队在迅速接近。
铁班脸sè一变,手按刀柄,另一手举起响笛,准备召唤远处待命的近卫们。
英雄王却抬手示意他停下。
待到距离更近些,可以看到烟尘中突出的人影,一匹巨大的暗灰sè骏马,马上巨人般的骑士,如暴风般呼啸而来,只有一人一马,却带出一整支马军的威势。
“达武老伙计,原来你还活着!”远远的那洪亮的声音就轰响在耳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