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连襟胜手足 姨表结鸾盟(2/2)
陶贵妃就对女儿和女婿说道:看你父王这么认真,你们就先到张家去吧。
一对小夫妻离开之后,陶贵妃问道:女儿结婚了,我可是有许多悄悄话要和她说呢,就算晚去张家一两rì,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何必那么认真?
武王道:你不懂其中奥秘。晚去一两rì,张雨生只是不会报怨。现在就催着他们去,张雨生就会万分感激。不抱怨和万分感激,这两种情绪可是大不相同的。张家父子的文韬武略出类拔萃,是我治国的重要依靠。我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让他们父子对我心怀感激,誓死相报。
陶贵妃笑道:人们都说我爹爹会算计,我看你更会算计。张雨生虽然不是你的亲哥哥,陶美凤可是我的亲姐姐,你何苦在他们身上动那么多心眼儿。
武王也笑道:这都是老岳父教给我的,是你陶家的真传。
大贞淑公主和张文休驸马来到张家,给公公张雨生和婆婆陶美凤行礼,这可让张家公婆喜出望外。
陶美凤把儿媳拉在怀中笑道: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不要那么多礼节了。昨天的姨妈和今天的婆婆还不是一个人吗?
公公张雨生却一副紧张不安的神sè,站起身来向大贞淑公主恭恭敬敬地说道:国法大于家法,这是不能忽视的。公主应该先带驸马去拜见太妃和基下贵妃,不必忙着到这边来,这样会让我做臣子的感到不安。
大贞淑公主笑道:哎呀,公公这样站着说话,我这做媳妇的岂不是要跪下才能说话了么?姨父一向是最疼爱我的,今天做了公公了,就更近了一层,怎么反而和我生分起来了?我们刚刚从宫中出来。是父王让我们赶快来给公公婆婆行礼的。
张雨生感激万分地说道:基下如此尊重臣下,我这做臣子的只有披肝沥胆相报了。现在已经见过面了,公主还是赶快回到宫中去陪陪太妃和贵妃吧。文休不要再耽搁了,快陪公主回宫。
张文休很理解父亲的对王室无限忠诚的心情,就和父母告别,陪着公主回到王宫去了。
儿子和媳妇离去之后,张雨生对妻子陶美凤说道:武王夫妇如此厚待我们,我们可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你快收拾一下,和我一起进宫去谢恩。
陶美凤笑道:你这是何苦?大武艺是你兄弟,陶美鸾是我妹妹,都是自家人,就算谢恩,也不用这么急。
张雨生严肃地说道:要都是平民百姓,当然可以从从容容。现在不是兄弟和姐妹之间的事,而是国王和大臣之间的事,一丝也马虎不得。
张雨生夫妇来到王宫,向卫士说道:请通报一下,左相张雨生来向基下谢恩。
卫士进去不多时,跑出来说道:基下请张相国夫妇到上书房相见。
张雨生夫妇来到上书房,武王夫妇早已在门口相迎。
张雨生拉着夫人向武王和贵妃叩头谢道:臣张雨生谢基下隆恩。
武王急忙扶起,说道:亲家来到后宫,不必行此大礼。
陶贵妃也急忙拉起姐姐,说道:不要说是亲家,就是哥哥和姐姐来了,也用不着这样烦索。
张雨生附首道:天地之序不能不遵,人伦之纲不能不循,君臣之礼是不能马虎的。
武王笑道:大家快坐吧!雨生和我亲如兄弟,现在是亲上加亲,亲如一家。以后雨生大哥进宫来,不必让下人通报,随时可以直入上书房。
张雨生急忙摇手道:基下言重了,这可万万使不得。
武王欢快地说道:等我腾出时间来,再把大都利召回来和凤仪姑娘完婚,我们两家就更象一家了。
张雨生起身拱手道:臣自幼受高王养育和教诲之恩,纵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如今又蒙基下赐儿女驸马和王妃之荣,更让我张家老少感激不尽。这天大的恩情,让臣寝食难安。我张家子子孙孙都誓做渤海王室的忠诚卫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武王笑道:有雨生大哥做我的臂膀,就是把天捅个大窟隆也是易如反掌。先王轰轰烈烈一生,开创了渤海国,我辈就要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大唐国能统御四海,渤海国也应该称雄海东。现在虽然有周边四十余部争相来贡,可是南边的新罗国和西边的突厥国却不肯向我屈服,北边的黑水部也蠢蠢yù动,孤王迟早要和他们打一仗。这可全靠雨生大哥来运筹了。
张雨生道:臣愿为基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新任大内相乌知古和新任右相高海清都是原先大部落王室后裔,乌知古是号室部王室子孙,高海清是白山部王室子孙。这两个人自幼绝顶聪明,是任雅湘和崔岳林亲自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也是他们亲手教出来的得意弟子,是渤海郡自已培养出来的儒生。新任左相张雨生是高王大祚荣的义子,又是武王的儿女亲家。这三个新任相国出身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坚信渤海国的实力已经在各藩郡国之上,一心想要找机会让大唐皇帝明白,只有渤海国才是藩郡国的龙头老大。正是这种心理与武王产生共鸣,才被委以重任。
武王在这样三位相国的辅佐之下,自然要加速朝政的更新,把先王大祚荣坚持的亲善政治渐渐地转变成强权政治,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内政外交举动相继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