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右军夺雄关 左军掳皇侄(1/2)
() 大元义见许之元被三叔掠去,顿时心急如焚。又见许钦澹被团团包围,关前一片混战,深感对不起许家父女,就急中生智,纵马追上挟持许之元的队伍,也不和三叔打招呼,用刀拔开亲兵,伸手拉过许之元的马缰,喊一声快跑,就双双落荒而走。大琳堂没料到侄儿会来夺人,骂了一声这小子重sè轻叔了,放马追了一程,突然觉得好笑,就拔马而回。他想,许钦澹已经入网,何必再捉许之元,把她交给大元义岂不是正好吗?
大元义拉着许之元的战马跑出十余里,见身后没有追兵,就勒住马,问道:之元,你没事吧?
许之元怒斥道:你好没良心,居然设下圈套来捉我!
大元义急忙辩解道:这不能怪我,真的不是我的主意。
许之元焦急地说道:我好心出关来见你一面,你却这样忘恩负义。这样一闹,父亲肯定要出关来救我,万一有个闪失,岂不要坏了大事。
大元义道:现在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你父亲已经冲出关来,双方正在混战。你赶紧回到关上去,否则真要闹出大祸了。
许之元恨恨地说道:大元义你听着,我父亲要是有失,我绝不饶你!
许之元说罢,拨马就走。
大元义纵马追上去,叫道:你的枪没了,把我的刀带上。接着!
许之元接过大元义抛过来的长刀,哼了一声,打马飞跑。到了关前,见渤海军正把父亲和哥哥团团围住,就冲进垓心,大叫道:爹爹,哥哥,我回来了!
许钦澹见女儿平安归来,压在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对儿子和女儿叫道:之开之元,不能恋战,赶快撤退!
父子三人三骑把三杆刀枪舞得风车一般,就从乱军中杀开一条血路,向关上退去。城上军兵见自家主将要进关,立刻把城门打开。父子三骑就向城内退去。不料身后的渤海军蜂涌而来,大乙夏一马当先,追着许钦澹的马尾就杀进关来。许家父子既不能立足,更不能停留,只好穿城而过,丢了榆关,丢了家人,丢了部下,三骑人马一路向平州逃去。
大乙夏夺了榆关,派快马向辽阳中军大营报捷。恰在这时,左路军张文休的捷报也送到辽阳。
前面说过,大唐玄宗皇帝十分重视手足亲情,让五位亲王兄弟住在皇宫外面的五王府中,几乎每天都到皇宫中来聚会。时间长了,大臣们提出意见,说五位亲王每天在宫中出入不合体制,应该让各位亲王到自已的封地上去为国效力。玄宗皇帝知道大臣们说的有理有据,不好再坚持已见,不得不把五兄弟派到外地去担任剌史,堂兄李守礼是齐王,就被派到山东做了登州剌史。
张文休攻破登州催马入城之际,先期潜入城中做内应的张文凯上前来报告:城中有剌史府,是齐王李守礼的官邸。
张文休立即传令:将剌史府包围起来,任何人不得擅自闯入,违令者斩!
军兵立刻把剌史府团团包围起来。
张文休亲自带着五名亲兵进入府中,在庭院中高声叫道:请剌史王爷出来说话。
一名老管家战战竞竞地走出来应道:王爷不在府中,三rì前到长安去了。
原来玄宗皇帝虽然把兄弟们派到各地当官,却不愿意长时间和兄弟们分离,常常让他们把州府的事务委托给长史或司马,以便他们仍能经常进京来相聚。张文休大军攻占登州这天,李守礼恰好带着家人进京去了。
张文休原以为能活捉个王爷,没想到让他溜了,便追问道:府中还有什么人?
老管家回道:王爷的家人大部跟王爷进京去了,只有一位侧妃和一个少王子留在府中主事,还有五十多名家丁奴仆,我是府中的总管。
张文休听说有一名少王子在府中,不禁大喜,当即吩咐道:你把少王子请出来,我有话说。
老总管进去不多时,领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出来,说道:这就是王子殿下。
张文休向前施礼道:末将是渤海郡左路先锋张文休。
王子镇定地应道:我叫李琳,是齐王第七子。渤海郡也是大唐藩属,张将军兴兵来犯登州,攻城杀人,形同海盗,这可是死罪。
张文休见李琳言辞犀利,心中暗暗称奇,便平和地说道:渤海郡王与大唐皇帝有些纠纷,派我来取登州。我只是奉命行事。王子殿下有什么话,可以去向我家郡王说。
李琳有些吃惊,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挟持我吗?
张文休道:请殿下放心,我不会伤害你。只是兵荒马乱,这座王府很不安全,请殿下随我到营中暂住。
李琳慷慨应道:我要是不肯,就有胆怯之嫌,况且也挡不住你来强迫。我可以随你去。只是要求你不许伤害我府中人员。
张文休道:殿下请放心,我保证王府不受惊扰。
张文休把李琳带出王府,对弟弟张文凯说道:这个小王子李琳是个非常重要的战俘,你立即驾船渡海护送他到敖东城,献给武王基下发落。
张文凯接了军令,把李琳带上船,立即启锚,向都里镇开去。一行人马连夜乘大船渡过渤海,在都里镇上了岸,再快马加鞭,经辽阳奔向敖东城。李琳是个少年王子,没有吃过苦,没有经过难,经受不住劳累颠波。见劫持者带着他渡过汪洋大海,又带着他奔过平原山峦,也不知要把他带到哪里去,只知道这是要到遥远的蛮荒地域,要成为野蛮胡人手中的囚徒,以为此去凶多吉少,再也不能重返中原大地,再也见不到爹娘亲人,一路上惊恐万状,凄凄惨惨,哭哭啼啼。
张文凯带着李琳路经辽阳,来不及向父帅张雨生报告,打马从元帅中军大营边绕过。回到敖东城,立即到王宫报捷。
张文凯在王宫前下马,向王宫侍卫说道:左路先锋张文休有重大捷报,送回大唐齐王的儿子一名,请速报基下。
侍卫报告到值殿将军,将军再报告内侍总管,总管再报告武王:张文休有重大捷报,派张文凯送回大唐王子一名,正在宫外候教。
武王闻报大喜道: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快传张文凯带小王子进宫。
张文凯带着李琳进宫,向武王叩头禀道:末将张文凯,奉左路先锋张文休之命,向基下禀报山东大捷,在登州俘获齐王之子李琳,专程送来献给基下。
武王欢快说道:张将军辛苦了。快起来吧。
张文凯起身,拉着李琳衣袖,说道:李琳快给基下叩头。
李琳把手一甩,不肯就范。
武王微笑道:张将军不要吓着他。请王子入座。李琳殿下,你多大了?
李琳怯怯地回道:回大王的话,本王子十八岁。
武王笑道:我不是山贼草寇,是渤海郡王,你应该称我为基下。你不要害怕,这里不会有人伤害你。你父亲是大唐齐王,我是大唐渤海郡王。无论是论爵位,还是论年龄,我都象你父亲一样。我会象待儿子一样待你。
李琳转忧为喜,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叫你一声叔叔,请叔叔立刻送我回长安去和父母团聚。侄儿给你叩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