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渤海国传奇 > 第七十章 唐军大换防 新罗出奇兵

第七十章 唐军大换防 新罗出奇兵(2/2)

目录
好书推荐: 砺剑太行 王牌之路 韩娱传奇 至高神格 微神幻想 剑神狂圣 新代杀神的异世邪意生活 驭帝噬天 大武仙 穿梭世界

张文休跨海攻入山东以来,连克登州、青州等战略要地,都是和各府总兵官率领的地方部队作战。现在在高唐州是首次遭到薛泰和许钦澹的主力部队的顽强反击。而且许钦澹从几次败仗中吸取了教训,用骑兵部队来和渤海骑兵对抗,终于拖住了张文休骑兵向西推进的势头。张文休的人马无力再向纵深推进,只好构建坚固营盘,和薛泰对峙起来。

渤海郡和大唐朝之间这场战争,在河北和山东两个战场上同时进入胶着状态,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都在运筹新的战略。

大唐玄宗皇帝从战争一开始就表现出克制的态度。因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是大门艺事件,大唐背负着失信于藩郡国的罪名,处于被动地位。所以玄宗皇帝想把大事化小,只想尽快结束战争,没有调动更多的兵力投入战场,只是把原先就驻扎在幽燕的兵力作了局部调整。但是,大唐朝的尊严象老虎屁股一样,不能容忍藩邦小国来试手。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武艺毫无退兵之意,大唐无法实现速战速决速胜,天朝尊严已经受到严重伤害。既要避免大动干戈,又要取得战争的胜局,这是大唐玄宗皇帝面临的难题,也是他必须破解的难题。

大唐国毕竟是众多藩国环拱的zhōng yāng大国。各藩镇的大军不宜轻易参战,还可以动员藩郡国的兵力出来声援。玄宗皇帝很快就找到了解开难题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借助新罗国的兵力来迫使渤海郡撤兵。实际上,这把钥匙是新罗国主动送上门来的。

渤唐战争爆发之前,渤海郡和新罗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的边缘。早在高王大祚荣开国之初,对辽北九县和南海府的成功招抚,沉重的打击了新罗国的北进计划,两国关系已经开始紧张起来。武王继位以来,对大同江南岸虎视眈眈,更加剧了紧张局势。在武王看来,原先高句丽国的土地都应该归渤海郡所有,而现在大同江以南的大片沃土却被新罗国控制着,这是不能容忍的。邻国之间一旦出现领土争端,战争就不可避免。大武艺登基后的第二年,新罗国王金兴光征发二千名民工在北部边境修筑横贯东西的七百里长城,构建军事堡垒,就是在做战争准备。所以,渤唐战争的爆发,给新罗国提供了一次向北推进的良机,这正是新罗国王求之不得的。随着战局的发展,新罗国王金兴光由隔岸观火,转向趁火打劫,也是必然的趋势。

正当玄宗皇帝为破解难题而冥思苦想的时候,新罗国入侍长安的王子金思兰向玄宗皇帝上了一表,表中写道:

大武艺狂妄自大,眈眈向南,虎视新罗,十分可恶。新罗国王置戍大同江,防渤海郡久矣。今大武艺冒天下之大不违,纵狼兵于中原,播战火于幽鲁,似飞蛾扑火,如泥牛奔汤,天地震怒,神人共忿。新罗国愿奉诏讨贼,以jīng兵击其腹,为中原大国尽釜底抽薪之力。

这道表文的要义是说,新罗国早就想和渤海郡打一仗,现在愿意奉大唐皇帝诏命,出兵攻打它的要害地区,为大唐效力。

皇帝尚未下诏,他就说愿意奉诏,其实就是主动请战。

玄宗皇帝接到这道表章,就象从天上飘下来一把打开眼前大锁的金钥匙,顿时喜上眉梢,乐不可支。当即就给新罗国王金兴光下了一道诏书,大意是:

近得金思兰表,知卿于大同江置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平卢相望,似有远图,固是长策。且蕞尔渤海,久已逋诛,重劳师徒,未能扑灭。卿每疾恶,深用嘉之。朕闻新罗旧将金庚信尚健,可令其率兵北上。加封金思兰太仆寺员外卿,即刻归国颁诏,发兵以讨。加授新罗王金兴光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督军北上,勿负朕望。

这道诏书的要义是说:你在北疆布防,威慑渤海,与我平卢军相呼应,有长远战略眼光。小小渤海郡,早该受到惩罚,大唐军队正在力战,只差还没有将他消灭。你常对渤海王表示厌恶,应该得到嘉奖。听说新罗国老将金庚信还健在,可以让他率兵北上。加封金思兰为太仆寺挂名的正卿,回国去协助你发兵攻打渤海郡。加授你相当于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农级别的荣誉称号,挂宁海军使衔,你要督军北上,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金思兰王子携诏书回国,向国王金兴光传达了皇帝诏命。

金兴光接到大唐皇帝诏书,兴奋地说道:我早就想攻打渤海郡,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借口。现在有了大唐皇帝诏书,就可以出师有名了。老将金庚信年过八旬,不宜上阵,他的孙子金文吉文武兼备,可以代祖出征。命令大将军金文吉率领三万人马出征渤海郡,务必不辞劳苦,翻越长白山,直捣敖东城。

大将军金文吉应道:臣愿誓死向前,痛击渤海,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时已是冬季。金文吉率三万大军踏过大同江冰面,顶着隆冬狂风向长白山挺进。渤海郡的主力大军都在河北山东战场上,鸭绿府和南海府没有重兵防守。金文吉三万人马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攻克渤海郡南海府南部五县,穿过了南海府的辖地,向鸭绿府推进。一时间,鸭绿府和南海府的告急文书象雪片似的飞向敖东城。

渤海国武王最近心情有些沉重。张雨生发来的战报上说,左右两军都遭遇到唐军的强大阻力,战场上形成对峙状态,奇兵突袭洛阳活捉大门艺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武王不免有些焦燥起来。连rì来他又独自在上书房中面壁沉思,正在苦思打破僵局的良策。恰在这时,鸭绿府和南海府的急报飞来,说新罗国派出三万人马来偷袭长白山。这个消息对武王来说,无疑于旱天起火,雪上加霜。他需要找个人来商议对策,就把大内相乌知古和右相高海清召进宫来。

武王向两位相国问道:张雨生的战报和南部两府的告急文书你们都看过了吧?

大内相乌知古奏道:对唐战争不能速胜,给新罗国提供了火中取栗的机会,这是臣万万没有料到的。

武王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流露出不满民的神情。乌知古便打住,不再往下说。

右相高海清乘机上前奏道:臣以为,新罗国北窜是蓄谋已久的民,基下对此早的防范。张雨生大军进展迟缓,却是有些出乎意料。

武王哼了一声,脸sèyīn沉,冷冷地说道:两位相国,不要说废话。难道没有什么建议吗?

大内相乌知古静下心来,沉着地奏道:兵者,诡道也。双方都搅心脑汁,力求出奇制胜,战场上就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君王就是要高屋建瓴,因势利导,把握战机,寻求胜算。将帅就是要明察秋毫,随机应变,不畏艰险,克敌制胜。如果一切都按事先的谋划来发展,就用不着择兵选将了。现在张雨生不能速胜,拖下去会更加艰难,我军必须调整战略,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新罗国发兵来攻,是想替大唐釜底抽薪,逼迫我军从前线撤兵。面对这样的形势,臣的建议是,第一,不能让张雨生撤兵,否则就中了大唐国和新罗国的连环计;第二,不能让金文吉越过长白山,否则敖东城就会陷于危机。

武王大笑道:哈哈哈,大内相说得痛快!孤王听得非常开心。你们当相国的,就要这样能言敢言才行。哼哼叽叽,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那就只能回家放猪去了。来来来,我们就议一下,如何才能做到你说的这第一和第二。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