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贤良下大狱 驸马拼死谏(2/2)
张文休忿忿地说道:是右相高海清诬告的。我父亲不能去说,大内相也未必能说得通。我万般无奈,只好来求母妃了。
陶贵妃迟疑道:这是朝政大事,我也不好参言那。
贞淑公主上前说道:三爷爷可是我家唯一的长辈了。这是驸马惹出的祸,是我们的家事。母亲要是不能帮我们,我们就只好去向父王请死了。
陶贵妃嗔斥道:不要动不动就说死。好吧,我就破一回例,可不知你父王能不能给我这个面子。我们走吧!
陶贵妃在女儿和驸马的陪同下,向上书房走去。
这时武王大武艺正在上书房中静坐沉思。他面对着许多大事,先是母后不幸逝世,接着是大唐钦差来颁劝和诏书,再接着是驸马凯旋而归,可真是悲喜交加。武王对这些大事都能泰然处之。可是大野勃谋反这件事却让他激忿和喜悦。这个三王叔虽然是个不问朝政的闲人,却仍然有着巨大的威胁,一直是压在他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因为武王心中有个秘密,他担心自已的子孙会遭到大野勃子孙的欺压。这个担心由来已久。早在大野勃和姜凤飞新婚之rì,正觉和尚向先王大祚荣说过一段话,让大武艺耿耿于怀。正觉和尚当时说,大野勃娶了姜凤飞是渤海国的上上之喜,百年之后可见分晓。当时身为副王的大武艺听了这话就非常吃惊,他先是担心大野勃会取代自已继承王位,他继位之后又担心自已的子孙会被大野勃的子孙所取代。为了杜绝后患,武王已经把大野勃的儿子大荣华打发到长安入侍去了,而且永远不想召他回国。尽管如此,武王对大野勃还是放心不下。没想到大野勃居然犯下了谋反之罪,自已走向了断头台。这是武王求之不得的。现在除掉大野勃已经易如反掌。武王想到这里,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中暗喜道:这真是天助我也!
这时内侍在门外喊道:贵妃娘娘,公主殿下,驸马殿下,前来给基下请安。
武王听了,感到有些意外。通常情况下,不经国王召见,贵妃是不到上书房来打扰的。这时却三个人一起来了。因为大钦茂王子还在长安入侍,大宝方王子在六顶山陵园守孝,来的这三个人就是武王身边最亲近的人。现在武王心情正好,就愉快地起身来迎。
武王向三人笑道:怎么说来都来了?是不是贞淑纠缠着驸马和你母妃来的?
贞淑公主和驸马向武王叩头道:给父王请安。
武王笑道:驸马来行过礼了,贞淑有孕在身就不要多礼了,都起来坐吧。贵妃也请坐。驸马刚回来,要好好休息,贞淑又拉他进宫来做什么?
张文休起身离坐再次叩头道:儿臣有大事要奏。
武王笑道:有事明天朝会上说也不迟,何必这么急呢?
张文休道:这事不解决,儿臣寝食难安。
武王道:有这么严重吗?起来说。
张文休道:高海清指控大野勃谋反,纯属诬告,请父王不要听信。
武王露出不悦之sè,斥道:他携印带兵,私闯京城,都是事实,你凭什么说是诬告?
张文休急切地解释道:帅印和亲兵都是儿臣托付给他的,他急于回来奔丧,不敢交给别人,才不得不带在身边。这怎么会成为谋反的证据?如果他是谋反,儿臣就是同谋。高海清居心叵测,不仅要害大野勃,接下来还要害儿臣。父王不可不察。
武王怒喝道:你胡说!高海清敢于举报王叔,是一片忠心,你竟敢恣意诽谤!你要真是大野勃的同谋,用不着高海清来加害,孤王就要把你和大野勃同样治罪。
贞淑公主是来帮助驸马说话的,这时见驸马受了训斥,急忙跪在武王面前说道:请父王息怒。三爷爷是驸马请来的军师。军师被人诬陷了,元帅还能无动于衷吗?父王要治三爷爷的罪,驸马就无地自容了。
陶贵妃也说道:我看这事全是让高海清给闹的。太妃大丧之期,王室又出这么大的事,是不是有损王室的威风呀?请基下再考虑一下吧,就不能对三王叔再宽容一些吗?
武王向贵妃和公主喝道:你们不得多言!都退下吧。孤王要和驸马单独谈一谈。
陶贵妃被驸马和公主请出来替三王叔求情,本来就没有信心,现在遭到武王的怒斥,就更不愿多说话了。陶贵妃知道不能再说下去,就起身告辞。贞淑公主也不得不跟着母亲离开上书房。
武王对驸马喝道:你站起来!孤王有话对你说。
张文休起身垂手站在一边,说道:请父王教诲。
武王训斥道:你知道你是谁吗?你是孤王的驸马,是张雨生大哥的儿子。孤王拿你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你怎么可以替别人说话!
张文休道:儿臣是在替自已说话。大野勃的事是因儿臣而起,儿臣岂能袖手旁观?如果大野勃被处死,世人都会咒骂儿臣不义。与其背负骂名而生,不如保持清白而死。今天父王如果不赦大野勃,儿臣只有以死相随。
武王怒喝道:你这是顾小义而弃大义!你想为他殉葬也可以。你自已说的,是他的同谋。孤王就将你和他一起论罪!乱臣贼子,死不足惜。孤王连亲弟弟大门艺都没有饶过,还不能杀你个驸马吗?
张文休道:谢父王成全。请把我和大野勃一起关押。
武王大喝道:来人!把张文休押入死牢!
殿外的御林军闻声而入,把张文休扭出门去。
武王怒气难平,把案上的文具摔了一地。内侍小心地进来打扫干净。
武王看着那只破碎的墨玉笔架,想到那是女儿贞淑公主从岫岩宝石山上采回来的玉石,再由驸马张文休亲手雕琢而成的,是女儿和驸马送给他的生rì礼物,不由得心肠一热,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叫道:来人!把驸马带回来!
御林军把张文休扭送回来。
武王问道:你真的要为大野勃去送死吗?
张文休道:儿臣不愿看到王室发生自相残杀的悲剧。
武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懂得什么?至高无上的权位在诱惑所有的金枝玉叶,人人都想登基称孤,帝王之家的殊死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你看大唐皇室,从立国以来,玄武门之变、武太后之乱、太平公主之乱、韦太后之乱,接二连三,有多少亲王和公主死于非命。这种争斗虽然残酷,也不一定就是悲剧。太宗皇帝如果不杀亲兄弟,就不会有贞观之治;玄宗皇帝如果不诛韦太后,就不会有开元盛世。
张文休已经下定了以死相谏的决心,便放开胆子据理力争道:大唐发生的事都是以正制邪,自有道理。可是渤海国并没有邪恶势力侵害王廷,大野勃并没有威胁基下的权位,怎么能和大唐的宫廷斗争相提并论呢?
武王两眼露出凶光,恶狠狠地说道:在渤海国,最危险的人就是大野勃。只有把他除掉,孤王才能高枕无忧。
张文休针锋相对地辩论道:大野勃甘居林下,与世无争,毫无野心。父王为什么这样不能容他?
武王冷酷地说道:这不是他想不想争的问题。而是时机一到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跳出来。既使他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可是他的子孙却会等到那一天。所以,我们对他这一支绝不能心慈手软。
张文休痛心地追问道:父王为什么要把他这一支说得这样可怕?
武王这才不得不说出心中的天机绝秘,说出了对大野勃一脉必须斩草除根的理由,把张文休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