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北海庆团圆 南疆起狼烟(2/2)
张文凯打开信一看,顿时把笑脸换成了怒脸,向大野勃禀道:三爷爷,是我爹爹送来的急信,您看看吧。
大野勃接过来,轻声读道:新罗国屯兵边境,势yù北上扰我,凯儿速回京听令,准备上阵杀敌,为国效力。
何大富听得明白,向张文凯说道:又要和新罗国打仗了,你赶快回去吧。
大野勃激动地说道:上次我给张文休当军师,眼看就要把新罗国征服了,却不料高太妃驾崩,不得不接受新罗国割地求和,留下祸根,又要作怪。这次如果还是张文休挂帅,我还愿意奋廉颇之勇,给他去当军师,一定要把新罗国一举荡平。
张文凯道:带兵打仗是我张家父子的强项,南征的大元帅一定会出在我家父子兄弟之间。三爷爷肯出山相助,那就是猛虎添翼了。
大野勃遥望南天,深情地说道:渤海国是先王创建的,我辈必须誓死保卫,决不容许任何人来侵犯。只可惜我不能向武王请命出征,空负了这一腔壮志豪情。你回去要转告你父亲,要有用我之处,我保证召之即来。
张文凯道:三爷爷放心,我一定如实转告。好不容易和三爷爷相聚一回,却要匆匆告别,真是遗憾。还有岳父大人,我一家三口明rì离去,岳父又要忍受孤独,让我好不忍心。
何大富笑道:俺知道,打新罗少不了张家将,张家将少不了张文凯。俺有你这样的女婿,祖宗八代都沾光了。你只管放心去杀敌立功,多给俺发喜报就行了。
次rì晨,张文凯启程返回敖东城。众人都到码头上送行。
大野勃向张文凯说道:有一件大事你一直没说,还想等到何时再说呢?
张文凯笑道为:不是晚辈不想说,是家父不让说。高海清出使大唐,却在营州失去联络,至今下落不明。我们父子不知该如何向三爷爷交待。
大野勃笑道:无非是有朝一rì他再派人来暗杀我。随他去吧。
大荣华拉着张文凯的手,说道:我也是七尺男儿,愿和你父子兄弟一起上阵杀敌,请你在军中给我留个偏将的位置,只要你下令来召,我就一rì千里奔赴前线。
王正浩也走过来说道:我初投渤海国,就遇到打新罗国,岂能错过为国立功的好机会?你出兵之rì,千万不要忘了召我入伍。
张文凯道:待我禀明父亲,一定给你们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
张文凯一家三口乘船离开庙尔城,逆水上行。从庙尔城往敖东城,一路逆水行船,十有仈jiǔ的路段要靠纤夫拉船,十分缓慢,张文凯心急如焚。到了伯力城,张文凯想要改走旱路,和妻子发生了分歧。
张文凯焦急地说道:往敖东城去,一路都是逆水行船,恐怕误了军情,不如改走旱路。
何三姑一脸不悦,说道:走旱路乘马乘车,你我两个大人好说,一岁的儿子能受得了吗?
张文凯急得搓手跺脚,说道:可是军情如火,耽误不得。
何三姑很理解丈夫的心情,安慰道:军情不能耽误,儿子也不能不顾。我们分开走吧。你乘马走旱路,我和儿子乘船走水路。
张文凯别无选择,只好赞同道:也只好如此。你要多保重,保护好儿子,当心山贼草寇。
何三姑笑道:你只管放心去吧,我何三姑连你这个先锋大将都能生擒活捉,还怕什么山贼草寇。
张文凯告别妻子儿子,离船上岸,改乘快马,一路向敖东城狂奔而去。
此刻,敖东城正笼罩在大战前夕的冷竣气氛中。人们都在议论和新罗国打仗的事,年轻人纷纷报名入伍,要做沙场报国的勇士。王宫里,武王正和大臣们讨论向新罗国开战的战略战术。武王原本指望高海清的三上蛮文表产生奇迹,不战而屈人之兵,轻而易举地从新的罗国手中接管大同江土地,可是高海清一去不归,已经二年多没有消息。几次派人向安录山询问,都得不到确切的答复。武王不能再等了,就让乌召度代理右相职务,并且让左相张雨生全权负责备战事务。
这rì朝会,左相张雨生指着摊开的羊皮地图,给武王和大臣们讲解敌我双方的态势。
新罗国新任国王金承庆继位以来,不能忍受割地求和的耻辱,发誓要报渤海国侵吞八十里土地之仇。经过几年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已经征集新兵五万,战马千匹,以金文吉为征北大元帅,屯兵于北长城脚下,只等秋高马壮之季到来,就要向北进军。
新罗国备战的情况早就被渤海国掌握。武王原本就对接管区区八十里土地很不满足,他想要的是原先高句丽国的全部土地,一直想找个借口再次发动南征之战。现在好了,新罗国要发动战争向北进犯,渤海国就不必寻找打仗的借口了,只要应战就行了。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武王心中充满了喜悦。他自认为新罗国人矮马低,兵微将寡,不是对手。而渤海国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优势在握,稳cāo胜券。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边界就失去限制作用,渤海铁骑想打到哪里就可以打到哪里。他听着张雨生的讲解,不由得想到前一次的南征之战,心中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他想到了被发配到黑龙江的三王叔大野勃。是他给张文休出谋划策,三路用兵,渐次出击,打得新罗军屁滚尿流,不仅割地求和,不搭上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子。这个三叔智勇双全,可真是战神转世,要是让他和张雨生共同掌军,一定会打遍天下无敌手。只可惜他是个潜在的对头,不敢放他出山。现在他已经是被发配的罪犯了,张文休不可能再请他来做军师。况且高海清曾经说过,已经往黑龙江派出杀手,或许他已经被剌杀了。
武王正在走神,忽听张雨生大喝一声,满朝文武都为之一震。
左相张雨生在朝堂上向武王和百官讲述目前敌我双方的态势,讲到激动处,情不自禁地怒吼道:新罗小儿胆敢来犯,定叫他片甲不归!百官听得心cháo激荡,也随着张雨生的怒吼声,一齐躁动起来,一个个义忿填膺,磨拳擦掌。
武王正在出神想大野勃的事,被这场面惊醒过来,用力眨了眨眼睛,把jīng神收拢到朝堂上来,向百官笑道:百官振奋,孤王甚喜。
张雨生乘机奏道:臣愿请命出征,率领三军,挥师南下,荡平新罗!
百官齐呼道:请基下降教,发兵南征!
武王得意地笑了一下,向百官说道:孤王一向认为,这个世界是强者的天下。弱肉强食,弱国强吞,这是天道大义。yù成王霸之业,必须坚信这样的法则,即人不犯我,我也要犯人。如今人yù犯我,我岂能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前者,新罗国乘我军与唐军交战之机,兵犯长白山,妄图置我于死地。继者,又乘我太妃不幸逝世之机,割地求和以图苟延残喘。而今他新王登位,孺子当权,竟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妄图来太岁头上动土,真是飞蛾扑火,泥牛奔汤,自寻烦恼,自取灭亡。这是苍天yù亡新罗国,让他主动把头伸出来,要不挥刀砍杀,岂不有违天意!兵伐新罗国已是势在必行。左相已经做出表率,众官有何建议,尽可畅所yù言。
驸马张文休奏道:前番南征半途而废,致使今rì新罗国有北窜之忧,这是儿臣之误。请基下准儿臣再次挂帅,兵发新罗,扫荡半岛,将功补过。
猛贲卫大将军大乙夏也意气昂扬地奏道:臣愿做驸马的开路先锋。
武王看着奋勇争先的驸马和堂侄,心中欢喜,点头微笑。
此时代理右相乌召度见武将们只讲兵事,不谈外交,很不以为然,上前奏道:臣以为,强兵力战,自然可嘉。可是上兵伐谋,重在智取。外交攻势也不可忽略。此番南征,不仅要继续前番三路出兵的战略战术,还应继续采用借刀杀人的谋略,预先展开外交攻势。一是要向大唐皇帝禀报新罗国犯我之罪恶,敦请大唐出兵助我自卫反击,既便大唐不肯出兵助我,也可以杜绝他偏袒新罗国之念。二是与rì本国相约,联兵合击新罗国。臣愿请命出使大唐国和rì本国。
大内相乌知古很欣赏弟弟的见解,却担心他刚刚代任右相,威望不高,百官不服,武王不睬,错失了好建议,就向前奏道:臣以为,文武之道,相辅相成。军事和外交,可以互补。右相所议,不失为上策。现在需要进行外交联络的,不仅是大唐国和rì本国,还应该包括奚人、契丹人、室韦人和突厥人。联络并不一定是指望他们出兵参战,而是要造成一种众人推墙的声势,长我军的士气,灭敌军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