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避尴尬文王东巡(1/2)
() 张太真的两个哥哥张茂林张茂森本是文王的女婿,现在却又成了文王的妹夫。这两人和文王见面时,不知该称文王为岳父,还是该称文王为妹夫,只能避开亲情称基下和臣子。文王觉得很别扭,就找个借口把这两人外放了。可是张家人的问题缓解了,王室内部的问题又突显了。
转眼到了中秋节,文王的两个未出嫁的女儿三公主大贞勤和四公主大贞孝来和父王团聚。父女三人正在说着团圆话,孙力士来了。
孙力士向文王禀道:启禀基下,贵妃娘娘在园中等着基下过去赏月。
中秋节赏月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公主们是应该陪伴在父王身边的。可是这时候两位公主迟疑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张太真相聚,以姑嫂之礼相见显然不行,以母女之礼相见又很不情愿。文王也迟疑了,他觉得无法向女儿们作出表示,让她们一起过节不妥,不让她们一起过节也不妥。
孙力士见这父女三人一时无语,尴尬相对,陷于冷场,立即醒悟到自已该起的作用,便笑道:女孩们都到彩楼上看月亮去了,公主们是不是也要过去玩?
两位公主心中很感激孙力士及时出来解围,但是她们看着父王,不敢说话,也不敢行动。
文王故作轻松地笑道:想去就去吧,女孩们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两位公主赶紧应道:多谢父王。那我们就到彩楼上去玩了。
公主们急匆匆地走了。文王却有些扫兴。为了不让这样的尴尬重演,文王必须想办法安置这两个女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出嫁离开王宫。
百姓都说国王的女儿不愁嫁,国王却觉得自已的女儿最难嫁。因为有祖训管着,嫁给张家的儿子是顺理成章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已经嫁给了张文休的儿子,三公主和四公主还没有着落。张家还有一个男儿,就是张文凯的儿子张茂顺。可是文王对张茂顺的母亲的何三姑非常反感,原本不想招张茂顺为驸马。现在文王急于把三公主嫁出去,也就顾不了许多,中秋节后立即颁下诏命,为张茂顺和三公主大贞勤举行了婚礼。张茂顺做了驸马,却没有得到封赏,仍然赋闲,不得上朝。
剩下一个四公主,却让文王犯难。王亲国戚关系到国家命运,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招为驸马,必须在贵族圈内解决。文王左思右想,就想到了大野勃的义养重孙王柄权。大野勃收养了一个义子叫王正浩,王正浩有个孙子叫王柄权。按照大野勃的家训,子孙不得为官,可是王柄权不是大野勃的嫡亲骨肉,应该不受约束。招王柄权为驸马,又可以弥补大野勃的子孙不能为官带来的遗憾。于是文王下诏,招王柄权为四驸马。四公主大贞孝和王柄权喜结良缘。驸马王柄权立即被册封为显德府都督,携妻赴任。
公主们都出嫁了,都可以避免和贵妃张太真见面了,让文王感到很轻松。可是到了重阳节,孙力士领着副王大华屿到上书房来给爷爷叩头,小王孙的几句无忌童言,又勾起了文王的心事。
大华屿拉着爷爷的手问道:爷爷,妈妈怎么好长时间不陪我玩了?
文王笑道:华屿长大了,是男子汉了,不用妈妈陪着玩了。
大华屿不肯罢休,再问道:爷爷比华屿大多了,怎么还让妈妈陪着玩呢?
文王大笑道:哈哈哈,原来华屿要和爷爷争妈妈。好好好,你现在去找妈妈玩吧。
大华屿立刻跑去找妈妈。文王看着孙子的背影,暗暗想道,华屿一天天长大了,该怎么向他解释呢?大家都在这宫中进进出出,不能不让他见爷爷,也不能不让他见妈妈。除非让他离开王宫。可是能让他住到哪里去呢?没有理由让副王离开副王宫啊。那就只有爷爷和妈妈离开王宫,到外府去出巡。出巡的念头一经产生,就挥之不去了。这天文王和张太真在后宫聊天,就把话题引到出巡上来。
文王道:孤王有你来主持后宫,每rì只嫌上朝太烦,恨不能时刻与你相伴。
张太真笑道:你要是为了我误了朝会,大臣们还不骂死我。
文王笑道:谁敢骂你,我就割下他的舌头。只是这宫中住得厌了,镜泊湖也玩得烦了,上京好象没有什么乐趣了,我们应该到外地去寻个消遣。
张太真笑道:那好啊,你说什么地方好玩呢?
文王道:我一直想走遍五京,可惜国事繁多,不得脱身。现在天下太平,我们应该乘机出去走一走。
张太真高兴地说道:太好了。我们先去东京和南京吧,听说那里有山有海,我想去看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