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张国舅独揽大权(1/2)
() 这一夜,大白翎辗转难眠。她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康王回宫后的情形。她想到了康王垂死挣扎的痛苦状态,想到了康王毒发身亡的悲惨形象,她感到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可是,她也想到了万一康王毒发后又被抢救过来的情景。如果康王不死,就会想到寿宴有诈,就会派人来抓她,她又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
次rì凌晨,天还没亮,有个内侍跑到张府来敲门。
张才华迎到厅上问道:内侍为何事而来?
内侍惊慌地说道:基下出大事了。贵妃请大将军赶快进宫。
张才华匆匆向王宫奔去。大白翎听到了内侍和张才华的对话,可是内侍并没有说清康王是死是活。大白翎提心吊胆,焦燥难安。
张才华来到康王寝宫,见门外站着两名太医,门内站着两名内侍,炕沿边上哭着贵妃和三个小王子,炕上平躺着康王的躯体。
张才华不敢去碰康王,俯身向贵妃问道:出了什么事?
张贵妃哭泣道:基下不行了。
张才华跨出门去,向太医吼道:还站着干什么,赶快抢救!
太医应道:已经抢救过了。请大将军安排后事吧!
张才华又向内侍吼道:快去传太常司卿!
早朝时刻到了,三位相国听说康王不能上朝,就一起来寝宫问安。见到这般场面,都大吃一惊。
大内相乌士元立即向张才华下达命令道:禁卫军立即把昨晚值灶的御厨,昨夜值宿的内侍和御医,还有在寝宫服侍的宫女,全部拘捕起来。
张才华领命而去。
大内相乌士元又向太常司卿命令道:按国礼安排后事。先鸣丧钟吧!
张才华回来禀道:一干人犯全都带到,听候三相发落。
大内相乌士元道:把疑犯带到上书房门外,三相一起会审。
到了上书房门外,乌士元向太医问道:基下是何病症?
太医道:这两天有轻微眼痒症,昨夜突然不省人事了。
左相张仙寿向内侍问道:昨晚基下服用过特别的东西吗?
内侍道:基下这两天在服太医院送来的姜芥汤。昨晚睡前服了一小碗。
右相大宏森向太医问道:为何要给基下服姜芥汤?会不会有副作用?
太医道:姜芥汤可治眼痒症,并无副作用,只是要忌食鳝鱼,已经通知御膳房了。
大内相乌士元问道:基下的晚膳吃的是什么?
内侍道:在张府吃的寿宴。
左相张仙寿问道:寿宴上有鳝鱼吗?
内侍看着国舅张才华,支支吾吾不敢回答。三相一齐把目光投向张才华。张才华立刻想到大白翎亲手做的福寿羹就是鳝鱼羹,再被三相的目光一盯,头一下子大起来,额上的汗水顿时流下来,张口结舌,不知所云。
恰在这时,大白翎搀着张贵妃来了,王族首席亲王大廷功也来了。
大白翎向着众人厉声说道:贵妃有教,将一干人犯送交礼部严审,大内相和左相速回朝堂安抚百官,大氏王亲留下。
张才华命人把人犯押往礼部。大内相乌士元和左相张仙寿对视了一眼,带着无奈的表情默默离去。右相大宏伟是王族成员,留了下来。
大白翎道:贵妃有教。康王驾崩,国难当头,王室要立即扶新王登基,以安民心。请大宏森和大廷功去朝堂安排新王登基仪式,等候新王上殿。
大宏森和大廷功也遵命离去。
大白翎这才对张才华说道:你是王亲国戚,要敢于拿主意,不能被外臣所左右。现在要立即扶康王长子大元瑜继位。大元瑜年少,不能亲政,就由太妃摄政,国舅辅政。先让禁卫军把朝堂包围起来,大臣中如有敢不服从王室决定的,立即处死。
张才华这才如梦方醒,定下心来,对大白翎佩服不已,立即下令禁卫军包围朝堂。然后张chūn梅和大白翎一左一右扶着王子大元瑜走在前,禁卫大将军张才华手按刀柄走在后,杀气腾腾地向朝堂上走去。
百官听到宫中响起丧钟,又听到大宏森和大廷功两位亲王代表王室宣布康王驾崩,新王要立即继位,还都能保持安静,可是转眼之间禁卫军包围了朝堂,就引起了sāo动。
大内相乌士元向两位亲王问道:禁卫军来干什么?
两位亲王无言以对。这时鼓乐奏响,张chūn梅和大白翎扶着大元瑜走向王座,张才华横眉立目站到御案前。
大宏森知道这是要扶大元瑜登基,赶紧高声叫道:新王登基,百官叩头!
这时大内相乌士元和左相张仙寿别无选择,只能率领百官跪到御案前,静候王室的决定。
大白翎向张chūn梅悄悄说道:该你说话了。
张chūn梅勉强开口说道:按康王遗教,副王大元瑜继位,称定王,改元永德。
百官高呼道:定王基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白翎见张chūn梅没有下文,立即接过来说道:定王年少,由太妃张chūn梅摄政,国舅张才华辅政,百官各司原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