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张才智西京割据(2/2)
赵庆利的夫人闻声,带了一大群女仆赶来,把贵妃和小王子迎进后宅安歇。
赵庆利把张才智请到厅上,问道:国丈大人这样行sè匆匆,是不是上京出了大事?
张才智道:大仁秀占了上京,简王死了,我和贵妃母子是死里逃生。
赵庆利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国丈到了西京,就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一定能东山再起。
张才智道:我匹马单刀横行万马丛中如同儿戏。要不是为了保护贵妃母子,我绝不会让大仁秀轻易占了上京。现在国难当头,只有西京可作复兴之地。你速派人召南海府都督关庆余来西京共议大事。
南京南海府都督关庆余,前不久遵照张才智的命令阻止南方义军北上,和王柄权大延真结下仇恨,自然是要站在张才智一边。他接到赵庆利的书信,知道张才智来到西京,就连夜赶到西京来晋见国丈。
逃亡的国丈张才智,和两个地方大帅会合在西京,紧锣密鼓地要揭开渤海国南北对峙的一幕。
张才智道:渤海国是高王大祚荣留下的基业,只有高王的后裔可以继承。我家世世代代是王室守护神,绝不能容忍大仁秀窃居王位。我将誓死拥戴康王之孙大永兴夺回王位。请二位都督和我共赴国难。
关庆余道:我祖父受文王之命担任鸭绿府都督,至今已历三代。国恩如山,岂敢相忘。既然有康王之孙在世,大仁秀就是乱臣贼子。我愿追随张国老,誓死拥戴大永兴称王。
赵庆利道:大永兴是康王后裔,张国老是国家栋梁。有你二人在,高王留下的基业就不能容别人染指。我愿誓死拥戴大永兴称王。
张才智道:鸭绿府和南海府统辖长白山以南七州二十六县,是渤海国半壁江山,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正是英雄用武之地。西京神州这地方是长白山龙脉聚汇的宝地,与渤海国旧京敖东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可做为大永兴重振国祚的王城。这是天降大任于你我三人,我辈就要不负天时,乘势而上,成就大业,流芳百世。
关赵二位都督应道:一切听凭国丈调遣。
三天之后,三人在西京神州拥立大永兴登基,称渤海国永王,尊张玉婷为太妃,张才智自任大内相,关庆余为左相,赵庆利为右相。一个和上京宣王大仁秀对立的王廷就此诞生。
自从大元义乱政以来,新罗国占去了江南十四县,渤海国没有采取行动,双方保持和平。西京鸭绿府和南京南海府这二十多年没有经历战乱,人口大增,壮丁众多,百业兴隆,物产丰富。永王朝廷占据了这二府七州二十六县,要和宣王大仁秀一争高下,在和平的土地上掀起了战争狂热,年轻人都跃跃yù试,招兵买马就很容易。
张才智拉起三万人马组建救**,这支队伍具有非同寻常的战斗力,因为这是将门之后张才智花了百rì时间jīng心训练出来的队伍。在渤海国的百年历史上,论起沙场征战,大野勃和张雨生可以齐名,大荣华就比张文休逊sè得多,大忠和和张茂森也可以齐名,大仁秀虽然是当世英雄,与身经百战的张才智相比还有些逊sè。所以张才智信心十足,要把大仁秀扫荡出局。
张才智已经在政坛上摔打了许多年,深知想要争取各府都督的同情和支持,必须先把正义的旗帜抓在手中。张才智以永王大永兴的名义发布讨伐大仁秀的檄文,号召全**民拥护康王的正宗传人,讨伐乘乱夺权的窃国大盗大仁秀。这道檄文虽然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却也让一些都督们产生犹疑。
张才智要把宣王大大仁秀赶下台,就必须主动出击。他亲率大军向中京显德府和东京龙源府频频sāo扰。那些地方官员都不是张才智的对手,很快就有显德府的三个县被张才智攻占。渤海国南部地区陷于混乱之中。
宣王大仁秀进入上京时没有抓到张才智,就知道早晚要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只不过当时张才智下落不明,大仁秀就没有声张,只想让张才智尽快现身,不想让他长期藏匿。现在得到张才智在西京造反的jǐng报,并不感到意外。其实宣王正盼望着这一天早rì到来,好名正言顺地除掉这个隐患。可是宣王大仁秀对简王之子大永兴的出现却感到意外。王权的继承是以父子相传为正宗。大永兴毕竟是高王大祚荣的后裔,是康王大嵩嶙的孙子,无论是渤海国的王室宗亲还是大唐国的皇帝陛下,都有可能倾向于大永兴。时间拖得越长,政局就会变得越复杂。
宣王召太尉大宏森和太傅大廷功进宫,问道:二位是王室要员,可知道大永兴是何许人?
大宏森已经知道张才智拥戴大永兴在鸭绿府分庭抗礼,深悔当初没有把张才智捉住,此时见宣王发问,赶紧回道:大永兴是大明忠的幼子。大明忠自缢之时,张才智乘乱出逃,劫走了大永兴母子。这都是臣的过失。
宣王严厉斥责道:大明忠有幼子的事,孤王可是从无所闻。你们身为王室要员,竟然隐瞒至今,是何道理?
大宏森低头奏道:这都是臣的疏忽。大明忠自缢之rì,臣和大廷功忙于出城献降,让张才智乘乱劫走了大明忠母子。现在张才智在鸭绿府拥立大永兴为伪王,形成祸患,让臣悔愧莫及。臣愿率兵前去征讨,平定叛乱,将功补过。
宣王道:张才智是乱国巨贼,孤王要亲自去讨。
大宏森道:请基下给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基下一定要亲征,就让臣做前部先锋。
宣王道:张才智有祖传仙功秘法,文武兼备,不可轻视。
大宏森道:臣愿立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宣王道:孤王登位之初,就有张才智叛乱,这正是让副王经历磨练的好机会。孤王准你挂帅,给你三万人马,让副王做你的监军,明rì点兵开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