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李伯庸下海擒贼(1/2)
() 宣王大仁秀盼望着贞素和尚早rì回到上京来弘法,可是半年过去,杳无音信。朱培英派人去向东京走海的商人调查,有商人证明贞素和尚死于海上,行李被他的随从拿走。朱培英就派人到处捉拿那个失踪的护卫余五。这时安边府发生了sāo乱,举国上下都把目光投向安边府,朱培英就把追捕那个护卫余五的事放下了,没有人再去过问贞素的下落。贞素和尚渐渐被渤海国的人们淡忘了,只有他钉在五台山灵境寺墙壁上的那块木板,被灵境寺僧人jīng心管护起来,成了珍贵的文物。那块木板上写的序文和悼诗,象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大唐渤海国和rì本国的文化史册和佛教史册上,顽强地闪烁着一缕光芒。
安边府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是沿海的野人部落叛乱。渤海国的东北边沿海,与rì本国北海道隔海相望的地方,是安边府的辖地。这里山岭纵横,人烟稀少,山穷水恶,地瘠民刁。早在文王大钦茂时期,就里的野人部落曾向渤海国王廷称臣,成为渤海国的臣民,可是王法律令从来没有到达过这里,都督剌史县令也从来没有抚慰过这里,只有商人的触角伸到了这里。从陆上和海上来的渤海国商人,用少量的布帛和铁器,换走了海边野人部落大量的貂皮、珍珠和干鱼。布帛和铁器促进了野人部落的发展,也催生了野人部落的冒险。就在宣王大仁秀起兵夺取渤海国政权的时候,安边府的野人部落涌现出一个叫阿里玛的英雄好汉,率领着他的部众,把沿海地区和海上岛屿控制起来,拒绝接受安边府都督的管治,试图建立自己的政权。
朱培英平定了黑水叛乱之后,宣王大仁秀要振奋国威,就让政堂省派出一批官员到全国各县宣扬胜利,激励民心。到安边府来的王廷官员名叫徐文升,是个禁卫军都尉。他来到安边府,走遍了二州六县,最后来到边沿部落。他一行十人,着官服,持官谍,挎弯刀,执王旗,翻过崇山峻岭,来到海边峭壁下面的小村屯,向野人宣讲黑水部叛乱的覆亡和宣王大仁秀的仁爱。这本是非暴力的和平的政治攻势,换来的却是阿里玛野蛮的残忍的血腥的屠杀。
十名王廷人员全部被杀,可不是小事情。安边府都督吴占贵把事件上报到上京,立即惊动了百官,也惊动了宣王。又一场平定内乱的军事行动又要开始。
这rì早朝,大内相乌海光奏道:东边沿海部落刁民残杀徐文升等十人,实属叛乱,请基下发兵进剿。
宣王道:黑水之乱既平,东边之乱就成了最后一个祸患。孤王决意发兵征讨。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出征?
左猛贲卫大将军朱培英向前奏道:臣愿意再战东边沿海,扫平阿里玛叛匪。
右猛贲卫大将军李伯庸向前奏道:左卫已经抢了安远之功,安边之战应该让臣来担当。
宣王笑道:左卫和右卫都是孤王的好兄弟,孤王就要给你们一个不偏不倚,安边之战就交给李伯庸去完成。你想带多少人马?
李伯庸道:阿里玛只是边沿匪帮,匪众不过一二万,匪兵不过二三千,我只要带三千jīng兵即可。
宣王道:藐视匪帮固然是好,却也要切忌轻敌。阿里玛虽然没有完颜罗支那般阵势强大,可是他地处险要,有海上岛屿做据点,如同rì本国之虾夷海盗,神出鬼没,剿之非易。你此去务必先断了他的海上退路,将他围困在悬崖峭壁之下,才能一网打尽。
李伯庸道:臣牢记基下教导,定要将他一扫而光!
李伯庸领了出征的命令,仔细体会宣王的教示,感觉到此次出征必须出奇才能制胜,通常的陆上围剿战术不能奏效,就带着十名亲兵急奔东京龙源府,到渔民中间去招募三千名水兵,组成海上船队,训练一个月,从海上出击。
李伯庸向部下传令道:我军从龙源府沿着海滨向北进军,先把安边府近海的岛屿搜索一遍,捣毁阿里玛匪徒在岛屿上建立的据点,遇到顽抗的匪徒坚决就地歼灭,遇到投降的匪徒不可滥杀,遇到老幼儿妇孺要施以照顾。
李伯庸招募的水兵本是经常到东海上打鱼的青年渔民,对安边府一带的岛屿了如指掌,不到十天就把阿里玛的海上据点全部捣毁,俘获留守匪徒二十余人。李伯庸对这些俘虏逐个审问,查明了阿里玛在陆上的据点和兵力。
李伯庸传令道:阿里玛在陆上共有三个据点,从北向南排列,最北是狼牙石村,中间是海狗泡村,最南是老雕窝村。阿里玛平时住在海狗泡村的时候居多,有匪徒一千余人,其余两个匪巢各有匪徒六七百人。我军兵分三路,直捣三个匪巢,务求将匪徒一举全歼。
有个青年水兵献计道:大元帅还要提防他向海上逃亡,我军应先毁掉他的船只,再攻他的巢穴。
李伯庸道:船是渔民的命根子。本帅只要歼灭匪徒,不想断了百姓的生计。毁他船不如夺他船。明rì出战,先夺他船,后攻他寨。
次rì,李伯庸部下二十艘战船分成三个船队,向阿里玛的三陆上据点发起攻击。阿里玛没有料到渤海军会从海上来攻,当即命令部下抢占岸边要隘,阻止渤海军登岸。这些匪徒虽然没有充足的铁制兵器,但是用起原始的箭簇来却得心应手,投掷石块的功夫也十分了得,如果李伯庸的人马想要登陆,确实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是李伯庸并不急于登陆,而是命令部下去抢劫海边的船只。阿里玛见海边的船只全被拖走了,才知道中了渤海军佯攻之计,再想保护船只已经来不及了。
李伯庸拖走了阿里玛匪徒的船只,仍不急于登陆,而是回到海岛上休整。他发现匪徒还很顽强,就想让匪徒们在丢船的痛苦中煎熬一下,先消磨阿里玛的斗志,再想办法以智取胜。
两天后,李伯庸再次三路出击。匪首阿里玛出现在海狗泡村的阵地上。李伯庸就直奔阿里玛的阵地叫阵。
李伯庸道:你现在既不能出海,也不敢上山,只有死路一条了,赶快投降吧!
阿里玛道:你占了海岛,抢了船只,却只能在海上挨饿。不出十天,你就得来向我来投降了。
李伯庸道:我有后军源源不断地供应粮草,困你一年不准出海,看看谁会饿死!
阿里玛叫道:你依仗兵多粮多,算不得好汉。有本事你上岸来,和我单打独斗。
李伯庸暗想,他要单打独斗,正是我用计的好机会,就笑道:单打就单打。你先后退半里地,闪出个场子,我好和你交手。
阿里玛毕竟是个没脑子的蛮匪,当时就让部下后退半里地。李伯庸一挥手,部下一涌而上,就把海边的掩体工事据为已有。
李伯庸知道阿里玛说了要单打独斗,肯定会信守诺言,不会搞突然袭击,就放心地站到沙滩上问道:阿里玛,你想和我比试什么功夫?
阿里玛道:比攀岩,比潜水,随你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