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高正词辽国探秘(1/2)
() 渤海国出使大梁国的使臣大元谦和高元固,在汴梁等了半年,总算完成了朝贡使命,还算是幸运。可是出使辽国的使节高正词就比他们艰难得多。高正词来到辽国都城临潢府的时候,正值辽皇阿保机出征漠北,辽太子倍是个循规蹈矩的文弱书生,不敢代替父皇接受渤海国王的恭贺,就派了亲兵护送高正词到前线去见阿保机。高正词此行的真实目的是考察辽国的军事动态,能到前线去见阿保机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当时就愉快前往。
高正词来到漠北辽军大营,只见营盘星罗棋布,帐蓬连绵如云,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道:辽军真是威猛。到了中军大帐,见到辽皇阿保机,才知道这位辽国皇帝是个中年汉子。他身材魁梧,肩宽背阔,身披熊皮盔甲,走起路来象一头大公熊,令人望而生畏。他目光炯炯,声音洪亮,说起话来条理清晰,不厉自威,又令人肃然起敬。
高正词向阿何机行军礼致敬,呈上文德王的国书,说道:渤海国王遣本大使来向辽国皇帝恭贺新年。
阿保机并不介意高正词没有跪拜,中军大帐不是皇帝宫殿,阿保机对部下向他行军礼已经习以为常。他看了一眼渤海国王的国书,笑道:难得你家主子有此孝心,朕很高兴。
高正词听他说孝心二字,知道他是妄自尊大,心中不免有些反感,就说道:我家国王的长子刚刚娶了王妃,心情欢畅,就想到让陛下同享。
高正词的言外之意是说,文德王因为儿子娶媳妇才想到向辽皇贺年,是故意把阿保机和王子列在一起,以此来贬低阿保机。
阿保机眉毛一扬,说道:原来是小王子娶媳妇了,朕应该有赏赐才对。赏他一头小母羊吧!
契丹人说送给男人一头小母羊,就是对那个男人的轻藐和污辱。阿宝机此言一出,他身边的辽将和亲兵们就哄笑起来。
高正词猜到这话肯定不是善意,便回应道:多谢陛下隆恩。只是路途遥远,难以携带,本大使就替我家小王把它赐给这位将军吧!
高正词指着的那位青年将军,正是阿保机的次子德光,是阿保机最倚重的全国兵马大元帅。
德光当即跳起来叫道:你敢胡说,我叫你满地乱爬!
阿保机喝道:不许无理!打狗也要看主人。他是替主人来拜年的,要礼让三分。――又回头对高正词说道:他是朕的次子,兵马大元帅,杀人不眨眼,你不要惹他。
高正词对辽皇把他比做狗,很是恼火,可是听他说兵马大元帅杀人不眨眼,又不禁有些后悔,觉得不该去招惹这个魔鬼,就起身向德光拱手道:原来是二太子,恕本大使失礼了。
阿保机道:你坐着说话吧!朕来问你,渤海国王都向谁拜年了?
高正词回道:我家国王同时派出三路使节,向三位皇帝拜年。
阿保机笑道:听说渤海国王自称天孙,他向三个天子拜年,难道想要三个爹吗?
高正词知道渤海国文王大钦茂曾经称大唐皇帝称为天子,而把自己称为天孙,认为渤海国和大唐国的关系好比是父子关系。可是现在辽皇阿保机也把渤海国比做儿子国,就不能接受,当即反驳道:中原皇帝受命于天,被普天下的臣民尊为天子。有些小国之王自称皇帝,就不仑不类了。比如高丽国的王建,不过是从新罗国分裂出来的小国之君,充其量是新罗国的儿子辈,应该是中原皇帝的重孙之辈,也自称皇帝,岂不可笑!
阿保机大笑道:哈哈哈,只有中原皇帝是天子吗?那么黄巢是什么?朱晃父子是什么?刘守光又是什么?都是天子吗?朕来告诉你吧,那些天子都是朕的看门狗!待朕把北方的事情办完了,就去收拾这些看门狗,到那时,渤海国王想做朕的儿子都来不及了!
高正词立即抓到了要害,原来阿保机下一步想要兵进中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高正词想要的就是这一类的信息。现在高正词已经可以断定阿保机的战略目标是南下,可是还不能判断出他是不是还有东进的意图。而后一个问题才是高正词最关心的。
高正词道:大唐以后,中原陷于战乱,诸侯都想做皇帝,也只有大梁国皇帝可称正统。大梁取代大唐,是受命于天。如果将来有一天大辽取代大梁,陛下进中原做皇帝,八方藩国自然会尊陛下为天子。到那时,我家国王也会向陛下称臣。
高正词的言外之意是说,你阿保机是不是天子,要看你能不能做中原皇帝,你的目标应该是南下,只要你南下成功,渤海国就可以向你称臣,渤海国不应该是你进攻的目标。高正词只想得到阿保放弃东进的表示,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渤海置于任人处置的地位。
阿保机心机狡诈,已经听出了高正词的弦外之音,知道渤海国最担心的是辽军东进,就索xìng放个烟幕,把高正词引入歧途。他眯起眼睛,好象自言自语地说道:是啊,中原皇帝是天子,这话已经流传了一千年,一时也难改。朕要顺天行事,就要入主中原。至于周边小国,比如新罗、吐蕃、龟兹、南昭,只要归顺,就不一定要去征服了。
阿保机故意漏掉了渤海国,好象他从来没有把渤海国当成征服的对象,也好象渤海国早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这就让高正词陷入困境,无法判断辽军究竟是不是要东进。阿保机对自己这种巧妙的语言很是得意,向后一仰,闭起眼睛,享受快乐。
高正词还想再做试探,可是没等他开口,德光走过来说道:陛下要休息了,请高大使随我到别帐暂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