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十四日文德请降(1/2)
() 大辽国皇帝阿保机东征西讨,深知二皇子德光嗜杀成xìng,只怕他攻克上京又要大开杀戒,就加快速度紧紧跟上来。耶律德光兵困上京的第二天,阿保机率领后军人马来到上京南郊,安下行军大帐,就急匆匆带着各位宰相来到城下观察。
阿保机在龙泉府龙州城外举目望去,只见上京规模宏大,城墙巍峨,王宫的琉璃瓦屋顶金光闪耀。他征服过党项、回鹘等许多国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壮观的都城,不禁暗暗赞叹,情不自禁地对渤海国文明肃然起敬。
阿保机向身边大臣说道:渤海国有这样宏伟壮丽的都城,真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渤东盛国真是名不虚传。
韩延徽奏道:上京龙泉府是比照大唐西京长安城建造的,素有小长安之美誉,比汴梁和洛阳都气派得多。
阿保机道:朕想要把它保留下来,变成辽国的陪都。
德光禀奏道:上京是一座无兵之城,我军进城易如反掌。
阿保机道:朕要得到一座完好无损的龙州城。韩延徽去向大??颁布朕的招降诏命,命令他明rì来降。
韩延徽也对渤海国的都城赞叹不已,很赞成阿保机要保存这座城市的想法,就愉快地接受圣喻,来到城下,向上叫道:我是大辽国皇帝的使臣,快开门放我进城。
大光显在城上问道:你有何话说?
韩延徽道:我来颁布大辽国皇帝招降诏命。
大光显道:那就不必了。我家国王已经备好投降文书,现在投给你,请你转交给辽国皇帝。
韩延徽拾起文德王的投降书,回到大帐,向阿保机禀道:渤海国王已经决定投降,先将投降书呈上。请陛下御览。
阿保机打开文德王的投降书,看了一遍,说道:他这文书写得还算周到,只是时间不对。他想再过一个元霄节,要到正月十六rì才肯出降。这不行!从今rì起,海东的月亮是属于朕的,岂能再让他来享受!你去通知他,明rì正月十四rì务必出降,否则朕就武力进城!
韩延徽再次来到城下,向上叫道:叫大光显出来说话!
大光显在上面问道:韩大人又有何话说?
韩延徽道:陛下说海东的月亮不再属于渤海国,你家国王明rì午时必须出城来降。
大光显道:既然是陛下有诏,我们领旨就是了。
第二天,公元九百二十六年,干支丙戍年,正月十四rì,正午时分,渤海国文德王大??,头戴白帽,身着白衣,手牵白羊,垂头丧气,带着王后、王子、公主、亲王和百官共三百人,列队走出上京龙泉城南门,唱着哀悼渤海国的挽歌,缓缓走向阿保机的行军大帐。耶律德光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押在这支队伍后面,不时地挥动着手中的马鞭,就象牧民在驱赶着他的牛马猪羊。
辽军骑兵从南门外到阿保机的行军大帐,夹道列队,形成一条甬道,投降的队伍沿着甬道一直走去。甬道的尽头是阿保机的行军大帐。行军大帐的毡帘高高挑起,阿保机面东而坐,两边坐着皇后肖平和太子耶律倍,文武大臣肃立两侧。帐前的武士演奏着辽国战鼓。大辽国的君臣们隆重接受渤海国国王大??的投降。
文德王在帐前叩头跪拜,先献上投降书和国玺,再献上渤海国地图和人口图表,然后俯地称臣。三百随员跟着他跪拜,跟着他向辽皇称臣。
阿保机开口说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朕受命于天,登基称帝,是识时务者。大??顺天应人,愿做辽国臣属,也是识时务者。朕虽然兵临上京,却不忍心毁了大好河山,冷落了三百万良民。敕命大??为上京节度使,仍回城中维持秩序,收缴兵器,杜绝混乱,恢复经济。所有亲王百官,仍做大??僚属,jīng心辅佐,勿生邪念。
渤海国君臣以为从此要做辽国奴隶,没有料到阿保机会这样宽宏大量地发落他们。这群俯地请降的亡国奴们,立刻感激涕零,叩头谢恩。
大??和三百随从高呼道:谢陛下隆恩。吾皇陛下万岁!
阿保机道:朕不许辽军进城,这是党项回鹘都没有享受到的优待。朕只派近侍康末怛去收缴兵器。另外,有一个人在莫吉府杀了朕的爱将阿古立,她的名字叫红罗女,也要交出来。
大??奏道:启奏陛下,红罗女已经战死在涑末江战场上。
耶律德光在一边叫道:你胡说!我亲眼看见红罗女和一名受伤的青年将军逃之夭夭了。
大??闻言,被剧烈的震撼搅得心跳如鼓,刚刚感恩叩谢的心情立刻化为乌有,又让另一种兴奋占据了头脑。原来大昭顺和红罗女都没有战死,他们还活着!这真是老天有眼。红罗女有运筹帏幄之谋,更有万世夫不当之勇,有她在,渤海国就还有救。早知如此,我就会设法拖延,等待红罗女来救,也免得受这般屈辱。
阿保机又问道:红罗女究竟在何处?
大??应道:大元帅在涑末江看着她走掉,却没有人看到她回到上京来,谁也不知她在何处,且容小臣派人寻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