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仇敌国悲喜难料(1/2)
() 辽国的四十万大军现在都集合在首都临潢府,沉痛哀悼他们的伟大皇帝耶律阿保机。由皇帝亲自指挥的三十万人马,已经被皇后肖平控制起来,在南门外安营。人皇王耶律倍来奔丧,带来五千亲兵,在东门外安营。大元帅耶律德光回来奔丧,带回来十万人马,在北门外安营。三座大营旗帜不同,规模大异,显示着实力的差别。现在是皇后肖平掌控全局,耶律德光耀武扬威,耶律倍忍气吞声。
按照辽国的礼仪制度,太子应该在灵前继位并主持葬礼。可是皇后肖平装聋作哑,绝口不提。耶律倍想要以长子和太子身份主持主持祭奠,可是看到母亲肖平脸sèyīn沉,就不敢开口。康默记、韩知古、韩延徽等汉族大臣忠诚无私,说话有份量,全被肖平打发去修筑皇陵。皇后主政,表面平静,暗里斗狠,全神贯注。渤海国文德王大??复辟的消息传来,就象是刮过一股微风,没有人去注意它。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龙州城虽然经过一次亡国大劫,却没有遭到破坏,宫室完好无损,只有永兴殿的墙壁上刻了阿保机灭渤海国的记录,刮掉也就是了。一切都是原貌,文德王觉得
生活又恢复到八个月之前,很快就把亡国之耻忘得净光。
这天早朝,百官列队,队伍有一点变化,大诚谔和大素贤因为做了东丹国的相国大臣,无颜上朝,请求辞官了。文德王不再任命新的三相,让崔礼光总揽三相职权,称大相国。
大相国崔礼光奏道: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派人送来书信,要求释放被拘的契丹人。
文德王道:阿保机只抓了孤王一家七口,我们扣了他二百多口,这样显得不厚道。放了吧!
副王大昭顺奏道:应该留下至少十名官员作人质,以防他再来侵略。
文德王道:那只怕怨恨越结越深,还是全放了吧!
大昭顺奏道:上京无兵,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已有十府重归渤海国,可向十府各征兵二千,重建禁卫军左右猛贲卫。
文德王道:此议很好,就让光显来督办,先征集一两千也好,有了禁卫军,孤王就可以行猎了。已经有一年没有行猎了,心痒得很。
二王子大光显领命去各府招兵,怎奈兵器都被辽军缴去,壮丁也被辽军杀光,竟然无法组建一支军队,勉强招来八千新兵,也是老的老,小的小,只能作仪仗队和禁卫军,不能临阵御敌。
转眼到了年关,丙戍年即将结束,高丽国皇帝王建遣使来贺岁。经历过辽军东进的sāo动之后,高丽国不愿面对强悍野蛮的辽国,希望渤海国这块缓冲地带仍能存在。此次王建派人来贺岁,还附带提出一个极为友善的建议,要把自己的公主嫁结渤海国王子,两国结成儿女亲家。
这天朝会上,高丽国使节觐见,呈上国书,奏道:我家陛下愿将公主出嫁渤海国王子,并有嫁奁礼品相赠。
文德王道:你家皇帝美意可嘉,只是渤海国一夫一妻,婚嫁要由本人作主,你家公主和我家王子素不相识,嫁字恐怕说不得。
使节道:不相识也可以变为相识,请王子到大同江,与我家公主同游同玩,再议婚嫁也不迟。
文德王道:你家皇帝如此真诚结亲,孤王理当配合。
散朝之后,文德王回宫向吴贵妃说道:高丽国皇帝要和我家结亲,你以为如何?
吴贵妃一听就火了,说道:结什么亲?你还想嫔妃成群吗?那可是国法所不容!
文德王笑道:你胡说什么?他是要把公主嫁给我们的儿子。
吴贵妃笑道:那也欠妥。素不相识,只怕儿子不愿意。
文德王道:我也是这么说。他使节提出,请王子到大同江游玩,与他家公主见见面,然后再定。
吴贵妃道:我看这是好事。你想让哪个儿子去?
文德王道:也不知谁能有缘,就让老二老三一起去。
转眼丁亥年到来,正月里,渤海国王子大光显和大禹谟,到大同江行猎。高丽国公主王新月也到大同江行猎。结果是大光显和王新月一见钟情。接下来,就是使节往来,议定婚期,渤海国王下聘礼,高丽国皇帝送嫁奁。高丽国是从新罗国分裂出来的,遵循新罗人习俗,新郎要走妻,就是每天晚上到新娘房中同居,天明就要返回自己住处,白天不能见面。到了十月,大光显就按新罗人习俗到原州行走妻之礼。十一月再回龙州行大婚之礼。这件婚事忙了一年,渤海国沉浸在欢乐中。
在王廷上下忙于二王子大婚的rì子里,副王大昭顺夫妇就常到镜泊湖上回忆初恋时光。穿越地下隧道成了他们常玩的游戏。两人就在白石砬子洞口和道士山洞口分别贮备了数千支松明火把,说要把这游戏一直玩到地老天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