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龙泉府化为灰烬(2/2)
耶律德光这道诏命,就是要把渤海国变成无人区,既要绝了东丹王另立山头的念头,还要绝了任何人想要凭借海东来和他对抗的念头。辽国皇帝认为国家的大小取决于人口多寡,统治的对象是人口,不是河山。阿保机每征一地都以掠夺人口为首要目标,德光现在也是以垄断渤海国人口为首要目标,土地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耶律德光要把渤海国人口强行迁移到他易于控制的地区,却要把渤海国土地变chéng rén迹灭绝的荒芜之乡。
这道诏命一经颁行,十二路人马立即如恶狼扑羊般奔向各自目标。已经被辽国铁骑征服过一次的渤海人,对滚滚而来的兵灾横祸毫无抵御之力,短短几天的功夫,五京十五府六十州一百四十县,尽被辽军的战旗所覆盖。这一次辽军的任务明确,行动果断。每到一地,先集合人口并驱赶上路,再把所有财物装车运走,然后纵火焚烧房屋建筑,城市乡村无一幸免,佛寺道观也无例外。
渤海国的人们这时正在迎接一年一度的仙女节。辽国大军再次入侵的jǐng报如雪片般飞向上京,文德王立刻陷于绝望。二年前辽国铁骑扫荡之后,渤海**队崩溃,战马被掠夺,兵器被收缴,青年被杀戳,人口锐减近百万,民族元气大伤,重建军队极难。大光显虽然招募了八千人马做禁卫军,却只能做仪仗队,不能上阵打仗。辽军卷土重来,文德王只有束手就擒。上一次做俘虏的悲惨遭遇让他痛彻骨髓、心惊胆战。这一次他宁死也不肯再做俘虏。辽军离城还有百里,他悄悄地离开他的贵妃、王子和公主,找到一棵只有二寸粗的歪脖小树,对自己实施了绞刑。
辽军杀来了,国王自缢了,上京龙泉府顿时陷入混乱。百姓惊恐万状,官员六神无主,满街的人跑来跑去,却不知该往哪里逃。崔礼光跌跌撞撞跑进王宫,正巧和大昭顺红罗女相遇。
红罗女道:崔大人来得正好,赶快召集官员,带着百姓往镜泊湖转移。
崔礼光道:这时不用召集,只要前面有人领路,大家自然会跟上。
大昭顺道:那就随我来!
大昭顺和红罗女骑着马在前面带路,官民百姓蜂涌相随。这支队伍从龙州城到镜泊湖,离离拉拉三五十里,还有许多人没有出城。崔礼光和三王子大禹谟走在队伍中间,前后照应。二王子大光显夫妇走在队伍末尾,催促老弱妇孺咬牙跟上。大昭顺和红罗女把队头引到镜泊湖边白石砬子山洞口,教前头的人点燃洞口预备的火把,带着大家进洞。这是一条可以横穿湖底的隧道,地下的穹隆可容千军万马。上京的十万人口都可以隐蔽其中。大昭顺和红罗女满怀信心地引导大家向洞里钻去。
耶律列骨率领的第一路人马直奔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也就是东丹国上京天福城,虽然只有一万人马,却和上次一样,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来到天福城下,见城门大开,便径直冲进城去,发现是座空城,只有两户人家没有逃走,是大诚谔和大素贤。这两位既是渤海国的大臣,也是东丹国的大臣,他们希望自己能说服辽军不要为难百姓,就不顾生死留在城中。耶律列骨岂能理会他们的劝告,当即命令部下向四郊搜寻,不久,就捕捉到逃往镜泊湖的人流。耶律列骨指挥辽军冲上去拦截。这时,萨满天神显灵了,天宫仙女显灵了,镜泊龙王显灵了!镜泊湖上突然涌起雾气,转眼之间浓雾遮蔽了阳光,遮蔽了湖面,遮蔽了道路,遮蔽了视线。大雾把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辽军骑兵在迷茫中东奔西突,渐渐地失去了追捕的目标。难民在迷茫中奔逃,不知逃向了何方,更不知周围还有谁是同伴。
大雾消散时,已经是深夜,辽军把拦截到的难民赶回城里,其中有二王子大光显夫妇,他们的马匹和鞍鞯与众不同,引起了辽军的注意。耶律列骨对他们进行讯问。大光显索xìng宣布了自己的身份。耶律列骨如获至宝,把他夫妇控制在自己身边,做为回国时邀功的筹码。
耶律列骨断定难民是逃往镜泊湖了,就率兵到湖边搜寻。湖边三十余村的渔民全都登船逃到湖上。耶律列骨让人马围在湖边,等待难民上岸。可是过了一夜,却只见空船在湖上漂荡,不见了船上难民。又等了一天,仍是没有人影。再等三天,还是不见人影。难民在湖上消失了。耶律列骨十分震惊,联想到渤海人把这湖泊称做仙女湖,就想到难民可能是被仙女接走了,于是不寒而?,烧毁了湖边房屋,草草收兵。
耶律列骨清点捕获的难民,有三万七千余众,就把他们编队成阵,让他们携带粮食物品,分派士兵监押,象赶猪羊一般,沿着贡道向南迁移。接着,耶律列骨命令士兵把城中能够搬动的财物,除了文书卷秩,不拒巨细,全都装车,把全城的马车装满了还有剩余,就绑在马背上,车载马驮,运往辽国。最后把人财两空的都城纵火焚烧。大唐本土以外最繁华的都市被燃魔吞噬了!东北亚最辉煌的宫阙被火神劫持了!渤海人文明的圣殿被辽国人野蛮地摧毁了!
镜泊湖上的难民早已被红罗女接入道士山的洞口,进入地下穹隆。这时地下洞府里总共收容了七万难民。红罗女让他们按原居的街巷和村落重新集合,指定头领,实施戒严,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主要的活动就是出去排屎排尿,还有抛弃在惊恐和饥饿中惨死者的尸体,多半是老人和孩子。第五夜,红罗女和大昭顺带着十几名青年捞到船,在湖上划了半夜,没有发现有辽军,再登上道士山张望,眼前的情景让他们魂飞魄散,只见龙泉府方向火光映天,如同白昼,那是他们的京城在燃烧!那是他们的心脏在燃烧!热血男儿忍无可忍了,他们冲出地宫,冲上湖岸,冲向上京,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去抢救他们的都城,抢救他们的王宫,抢救他们的神灵!
几乎就在这同一时刻,渤海国五京十五府六十州一百四十县都在经受烈火的洗劫。五千里锦绣山河化为焦土。大火过后,再也看不到城市和村寨,再也看不到马驰鹰扬和男耕女织,这一场浩劫,使白山黑水一夜之间退回到五千年前的蛮荒时代。
半年后,辽国宰相韩延徽调查从渤海故地迁移到新居住地的人口,结果是:总计九万四千七百八十三户,四十七万五千九百三十六口,全是青壮年男女。另有数十万老人和弱孺惨死于途中。在地理上,国家是以河山为标志,可是在心理上,国家是以人口为标志。有人的地方才能称为国家。渤海国上百万人口被强行迁移到辽国土地上,留给渤海国故地的是一片片焦土和一摊摊灰烬。耶律德光可以仰天大笑,狂妄地说:渤海国终于被辽国吞没了!从地下洞府走出来的大昭顺和红罗女,还有他们拯救下来的数以万计的幸存者,将会发出怎样的呐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