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渤海国传奇 > 《渤海国传奇》后记

《渤海国传奇》后记(1/2)

目录
好书推荐: 砺剑太行 王牌之路 韩娱传奇 至高神格 微神幻想 剑神狂圣 新代杀神的异世邪意生活 驭帝噬天 大武仙 穿梭世界

() 当我把这部书写完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情不自禁又写了下面这些小题目,算是后记。

一,渤海人后来怎么样了?

辽国二世皇帝耶律德光对渤海国实行焦土政策,把城镇拆光、把房屋烧光、把人口迁光,想把长白山周围五千里变成无人区。可是辽国的三光政策并没有能使渤海国生灵灭绝,当辽军离开他们制造的无人区之后,幸存的渤海人聚拢到镜泊湖畔,重新创建家园。辽国的威协使这些幸存者向黑龙江中下游转移。过了一百九十年,他们的后裔称为女真人,建立金国。金国灭亡了辽国,成为统治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一百二十年后金国被元国灭亡,女真人退守长白山区。再过三百八十年,他们的后裔称为满人,建立了后金国,再改称大清国,统治了全中国。三百年后中华民国推翻了满清帝国,满族人的大部再次退居长白山区,就是今天东北的满族人。

二,渤海国是高句丽国的继承国吗?

渤海族和高句丽族各有来源去脉,他们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渤海国的开国君王大祚荣是??国国王大仲象的长子,唐灭高句丽,他是刚满二十岁的青年,时既不是高句丽族,也不是高句丽国流亡在北方的大将。大祚荣开创的渤海国是??国的继承国。

那么渤海国和高句丽国之间有没有继承关系呢?也是有的。只不过这种继承不是民族观念上的,而是社会形态上的。

高句丽国是东北亚立国时间最长的大国。高句丽国灭亡之后,能称得上东北亚大国的是渤海国。渤海国继承了高句丽国的东北亚大国地位。大唐国承认这种继承,让渤海国享有从前高句丽国的地位。周边邻国也承认渤海国取代了高句丽国的地位。这是那个时代东北亚各国很自然达成的共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历史,都得接受它!

渤海国的地域和高句丽国的地域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后起之秀渤海国为了让外界接受他和承认他,有意宣扬自己是从前威名远扬的高句丽国的继承国。渤海国前期几任国王这样做,是很高明的。可是当渤海国成为海东胜国之后,想树立起比高句丽国更高大的形象,就要摆脱高句丽国的影子。宣王大仁秀以后的几代国王就不再宣扬对高句丽国的继承,甚至极力否认。渤海国的前期和后期自相矛盾,也是很自然的。不管你赞成不赞成渤海国的国策,都得接受它!

三,高丽国是高句丽国的继承国吗?

在中国,不管统治集团由哪个民族哪个家族来组成,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是后者继承前者,包括元继承宋,清继承明,没有人否认。

在半岛上,有过三国分治,有过一国统一,前灭后继的关系也是不可否认的。高丽国统一了半岛,当然是前面半岛各国的继承国。

高句丽国是不是半岛上的国家呢?如果是,高丽国当然是高句丽国的继承国。如果不是,高丽国就不是高句丽国的继承国。

全世界都认定俄罗斯国是欧洲国家,俄罗斯国自己也认可,因为他的首都在欧洲。高句丽国后期的首都在平壤。平壤在半岛上!高句丽国前期是大陆国家,后期转变成半岛国家。高句丽国的直接继承者是辽东郡,辽东郡是大唐国的一部分,辽东郡的鸭绿江以东部分后来变成高丽国。绕来绕去,高句丽国的首都和一部分领土和大部分遗民后代,是被高丽国继承了。其实高句丽国也叫高丽国,大隋国和大唐国有时称其为高句丽国,有时称其为高丽国,不过是释音之差而已。

王氏高丽国是高氏高句丽国灭亡之后二百五十年才出现的,能算继承吗?如果说二百五十年太长了,我可以告诉你另一种算法,辽东郡和安东都护府对平壤的占领只有九年!九年之后,平壤又回到高句丽族的朝鲜郡王手中。高句丽国的首都平壤后来成为高丽国的西京,这当然是继承了!

高句丽国的国王姓高,高丽国的国王姓王,不是一家人,能算继承吗?国家的继承权并非必须同族同姓才可以享有。中国从夏到清,中原皇帝换过许多民族和姓氏,并没有耽误继承。半岛上的王氏之国继承高氏之国,也在情理之中。

四,高丽国是渤海国的继承国吗?

渤海国和高句丽国不同,他的首都在镜泊湖畔,不是半岛国家,不能被半岛国家高丽国继承。渤海国的继承国是东丹国。东丹国本是辽国的附属国,后来被辽国取缔了。东丹国也没有被高丽国继承。辽国的继承国是金国。金国的继承国是元国。无论怎么排列,高丽国都不是渤海国的继承国。

渤海国南京南海府整建制地被高丽国占去了,那时候以上京龙泉府为首都的渤海国还继续存在着,只是一府之地换了主人,谈不到继承。渤海国灭亡时有大批难民涌入高丽国,可是那时候以天福城为首都的东丹国诞生了,天福城就是龙泉府,渤海国被东丹国继承了,轮不到高丽国。

五,高句丽族同化于别的民族了吗?

大唐国灭高句丽国之后,把少数上层贵族掳至中原,也有数十万百姓被强迁入唐,但仍有数百万之众留在故土。唐高宗改封高句丽国故地为辽东郡,任命薛礼为郡王,下设九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对高句丽族人实行就地安抚,可见高句丽族人并没有因亡国而溃散。如果他们都迁到大唐国内地去了,薛礼郡王统治谁呢?大唐国皇帝绝不会设制派官派兵去治理无人区吧?而薛礼派出的地方官员,既有自己带来的大唐国官员,也有随泉男生投奔过来的高句丽官吏,以及高句丽亡国时投降过来的官吏,后来就连亡国之君高藏子孙三代也先后被委任为安东都护和朝鲜郡王,还让他们带回被强迁到内地的高句丽族百姓。也就是说,虽然高句丽国的国号没有了,可是高句丽族多数百姓仍然生活在故土上,他们的首领仍然是前高句丽国的王室人员,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不可能被同化。

居住在鸭绿江东岸的高句丽人,名义上受大唐国辽东郡统治,实际上辽东郡无法实施有效统治。高藏祖孙三人相继被大唐国任命为安东都护和朝鲜郡王之后,已经是实行高句丽人自治了。这部分高句丽人后来成为王氏高丽国的主体民族,也是现在朝鲜国的主体民族。

居住在鸭绿江西岸的高句丽族人,后来大部分投向渤海国,少部分融入辽东和中原。经历了许多世纪之后,融合在辽东和中原的高句丽族人失去了民族称谓,也许是不记得了,也许是放弃了,总之,在中国境内找不到高句丽国留下来的高句丽族人了,他们不是被同化了,而是被淹没了。

至于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是十八世纪后乘满族人南移之际从图们江东岸迁移过来的,不是高句丽国留下来的。

六,朝鲜半岛是单一民族吗?

韩国和朝鲜国都说半岛上是单一民族,无论南北,都是朝鲜族人。中国许多研究历史的专家也是这样说。可是东北亚古代历史却在证明,半岛南北的人民并非同族。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时期,半岛南部形成马韩、弁韩、辰韩三国。半岛北部是大汉国的乐浪郡,统治者是汉族人,居民是秽貊人和沃沮人。三韩人、秽貊人、沃沮人不是同族。

到了公元一世纪,南方的三韩依旧,北方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单单大岭以东的秽貊人脱离乐浪郡实行自治;二是居住在长白山东北部的沃沮人沿着盖马大山以东向南推进,和秽貊相接。这时半岛上除乐浪郡的少量汉族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民族,即三韩、秽貊、沃沮。

到了公元三世纪,南方的三韩依旧。汉末在乐浪郡之外增设带方郡,北方的秽貊人重归乐浪郡和带方郡,沃沮人则成为高句丽国的属下。这时半岛上除乐浪郡和带方郡之外,至少还有四个民族,即南方是韩人、北方是秽貊人、高句丽人和沃沮人。

到了公元四世纪,中国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乐浪郡和带方郡不存在了,中原大国的东北边疆是辽东郡。半岛上,南方三韩演变成新罗国和百济国,北方则全部被高句丽国控制。沃沮人和秽貊人被高句丽国吞并。这时半岛上至少有四个民族,新罗国和百济国是韩族人,高句丽国是高句丽族人和秽貊人、沃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