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卖身日志(二)(1/2)
() (兄弟们,求推荐收藏)
除了法院的两位同志:龚尔兵与滚三宝,武仁义并没叫上儿其它人。办公室乔主任不清楚,还以为武小子要去发飙扬威了。
他神sè激动地对着面前的女文书笑道:“‘无仁义’要发兽xìng了,以一挑三啊。”
文书冷笑道:“哼,光靠一张嘴皮子和一个牛水肚爬到了主任的位子,有啥威风的?”
乔主任给了她一个白眼,也不点破她的无知。他知道武仁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信访办就是zhèng fǔ了解民情解决民忧的第一关,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
再说他总觉得武仁义看人待事以及审时度势的道行要高他一筹。他这一点没看错,要不然武仁义也不会瞄上即将设立的北河审判站,忙着与龚尔东套近乎儿。
三个人下去的时候夕阳已经落山了,这北河唯一的不好就是山高天矮,总让人有一种接顶摸天的感觉,龚尔东站在高处,俯望着山峦起伏的景sè,他想高喊一句释放胸中的情怀。
高大的山影挡在了他们眼前,凉风清新的江风一吹,所有的疲劳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时候,滚三宝心思少,倒是沿途看着如画的风景,不时地问这问那;龚尔东的想法稍微多点,一是害怕丢脸,二是在心里斟酌着待会怎么说话。
四海客栈就坐落在江边上,吊脚楼台的石柱子有十几米长,就如威尼斯水上都市一样,客栈的地基也定在江里。
龚尔东扫了一眼江面的水位牌:从上到下有198米、193米、185米…这夏忙季节,有几月没下雨,所以江面直直地降下了30多米深,现在只有172米左右。
但是这个水位深度也让龚尔东心中一惊,他没去过沿江城市,也没到过东部沿海,所以北河这条江的深度在第一刻是超过他的思想认知范围。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武仁义是聪明人,看着龚尔东眼中闪过的星光,他知道这位兄弟和自己一样,曾经也是一个出不得大门的乡巴佬。
汗水流多了,油光贴在脸面上特别难受,龚尔东没有洁癖,但是也追求舒服,他让武仁义等了一下,然后找了块小船渡码头用的巨石,伸手焯水洗了把脸。
第一脚踏上北河的山川大地,他感觉有点陡峭,现在第一手触碰北河的水,他又感觉踏实,踏实到突然产生了一滴归属感。
冰冷彻骨,山洼洼上面有很多从山顶直到江面的水沟,这江水的大半补给就是山泉或者叫林中雨。
哗哗…水声一荡,龚尔东现在是爱上了这种感觉。
“呼…舒服…山清水秀,曲径幽寂,颐养天年,北河镇是块养老的宝地啊。”
武仁义呵呵笑道:“兄弟说的没错,北河镇4万7千多人,百岁老人有近100位,80岁老人家更是占到了总人口三成左右,这里的山水养人寿命啊。”
龚尔东听了之后,对这消息有点咋舌。他随手揪了把嫩水草,当做洗脸巾将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水油渍都洗干净。
武仁义眼珠一亮,赞赏道:“呵呵,兄弟果然是就地取材啊。”
龚尔东随口说道:“哦,以前做农活时,傍晚跳下水库里想洗个凉水澡,没有肥皂就抓了把黄泥巴往身上抹,然后再用水草一搓,绝对是天然除净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