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回 宣德殿修道对答 天师府众人飞遁(2/2)
天子又道:“遇仙客兮,则求玄问道;会道友兮,则诗酒谈元。笑奢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贫。无一毫之碍,无半点之牵缠。或三三而参玄论道,或两两而究古谈今。究古谈今兮,叹前朝之兴废;参玄论道兮,究xìng命之根因。这般修道,陈仙长如何说法?”
陈太玄摇头道:“此乃小道耳,或能悠闲一时,哪能修得正道?”
天子有些不服气,寻思了一会儿又道:“当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免之逡巡。苍颜返步,白发还青。携箪瓢兮,到市□而乞化,聊以充饥;提花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兮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老,神之最灵。判吉凶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陈仙长看这种修道可行否?”
陈太玄依旧摇头道:“此乃济世、避祸之道,或能逃得一时xìng命,但天数到时,依旧是一具白骨,有何用处?不妥不妥!”
天子见陈太玄只是摇头,心下有些不喜,猛然想到:“往rì里我师广成子也多有说词,何不说来,看这陈仙长是何说法。”沉吟了一回,又道:“问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谒飞神於帝阙,步罡气于雷门。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夺天地之秀气,采rì月之jīng英,连yīn阳而xìng,养水火以凝胎。二八yīn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知冥。按四时而采取,九转而丹成。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陈仙长,这般修道总能成了正果罢。”
陈太玄听了这番话,沉思了一会儿,正sè道:“此乃修道之法,但只识埋头修道,不能领悟天机运转,法力是jīng深了,但将来不识天时,反手变成画饼。”
天子闻言惊道:“若依陈仙长此说,岂非修道并无用处,又何必做这番行当,吾还是做天子罢。”
陈太玄笑道:“吾皇,不是此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道不为长生,长生乃为修道,修道好似破荆斩棘,逆水行舟,一不留神就前功尽弃;就算有幸养成胸中五气,头顶三花,成就无上金仙,寿命无算,天地大劫到时,也是反手化为齑粉;惟有修成正果,参悟天机,才能在大劫之中能争那一线生机。”
天子听得背后汗出,每每谈论修道,凡人眼中看的都是那延寿无算,风光无限,哪知今rì听陈太玄说来,却是一条荆棘路,当即把修道的心慢了下来,感慨不已。
陈太玄看天子面皮,哪里不知道天子所想?长笑一声,辞过了天子,带了截教众人退下殿去;天子犹自呆在那三宝蒲团之上,渐渐觉得屁股下有些刺痛,爬了起来依旧瘫坐在宝座上,这才舒过一口气来。
黄门官见天子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也不敢上前询问;天子寻思了半天,反而觉得自己依旧做了天子,才是正路,那管他百年之后如何?
话说陈太玄这番话说完,带了截教众弟子出宣德殿,识别道路,回转天师府;乌云仙和陈太玄并肩而行,笑道:“未想师弟对修道一事居然看得如此透彻,吾这大师兄的名头,只怕要旁落了。”
陈太玄哈哈笑道:“乌云师兄过誉了,无非是心有所感,说些牢sāo罢了;那天子听了这番话,能慢了修道之心,也算是万民之福。”
乌云仙点头称是,彩云仙子在一旁听了陈太玄和天子的一番对话,心有感悟,叹道:“这修道都说风光,如此险途,又有几人懂得?”
菡芝仙也点头道:“越是道行高深之辈,越是知道其中的凶险,总有千年寿命也只怨时光太短,真有如白马过隙,瞬眼云烟一般。何时才能和掌教老爷一般,成就圣人?”
陈太玄叹道:“圣人也自有许多羁绊,哪像外人看来这边zì yóu自在?”
众人叹过一回,天师府已在眼前,陈太玄自去叫了金目童子和李忠起身,收拾一番,看了看身上崭新的道袍,顺手脱了下来,依旧换上了旧rì道袍,这才觉得全身一松;大笑着来到院子里,少时各截教弟子也都来到院子里,相互之间并未商量,反倒是人人都换上了旧时服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声大笑起来。
赵公明大笑道:“还是自己这身道袍舒服!去休!去休!碧游宫里自有好修行,哪管凡世金腰带!”
截教众弟子齐声都呼道:“去休!去休!碧游宫里自有好修行,哪管凡世金腰带!”
陈太玄大笑着随手掐了法诀,顿时脚下一片红云铺展开来,将截教众弟子稳稳托起,此乃陈太玄领悟出来的五行小世界变化之一,红云升到半空,化作一道流光,略略在皇宫上方停了少时,一声响,轰然往东海金鳌岛去了。
------------------------------------------------------------------------------
看书的道友有号的收藏下,不花钱的;没号的可以免费注册,用个邮箱就可以。有红票的砸过来,没有的就不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