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疑窦(1/2)
难道还要再熬一年,易元吉暗暗叹了气,如此死也要死个明白,当下问道:“不知执事这件宝物从何而来?”
董复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捋须微笑道:“是延休rì前在城东黄粱村一户前朝遗民处发现,因索价太高当时未买,后来我看了他的呈报中提到有此物,令他再去交涉,总算在今晨购得。”
“唔,原来如此,是韦师弟……”易元吉眉头微皱,韦承庆是本朝开国功臣韦蛟的后代,与他同为曹中承事,对董复的位子亦是觊觎已久,只是易元吉一向认为他家世、资历均不如自己,并不足为患,可韦承庆这次居然淘到了六品宝物,立下大功,恐怕要为将来之事平添一些变数,想到此处易元吉心下更添烦恼,暗暗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又问道:“不知所费几何?”
“白玉五万两。”董复回道。
“这样……”易元吉心中微微一动,五万两白玉在物价飞涨的如今也不是个小数目,已可在城中灵脉最佳之处买上一座上好的洞府,若买的是正经六品法宝那算超值,可韦猴儿却弄来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货sè,其中怕是有鬼,此事或可暗中查访一二,暗中定了计,易元吉口中却道:“本曹每年下拨的用度也不过十万两,韦师弟只用一半便收得中品宝物,果真能干之极,余下用度如此之多,再收购三件下品宝物也绰绰有余。”
“嗯,不错。”董复缓缓点头,也不说是韦承庆做的不错,还是再买三件宝物不错,笑着看了看易元吉转而问道:“庆之近rì可有收获?”
“这……”易元吉苦笑一声,摇头道:“下官没有韦师弟那般好运,能在民宅发现宝物,这些rì子下官在城内各处商家寻访,好宝物是见了不少,可如今物价飞涨,像样一些的中品宝物开价都在十万以上,下品宝物最便宜的也要一万两万,真真是漫天要价,不过好在托韦师弟的福,曹中现下预算足够,便是这样的价钱也能直接买上几件宝物交差完供,对了。”
易元吉说着突然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一本金灿灿的册子放在玉案之上,轻轻推向董复道:“这是下官今rì在三希斋寻宝时拿到的今年秋拍的宝物名册,他家这次着实弄到不少好宝贝,这次上拍的尽是入了品的宝物,预定七rì后开场,正在邀请各方达官贵人参加,也请了咱们,但下官不敢应允,今rì来正是要为此请示执事。”
“唔,如此,近来物价确实高起,可上了拍宝贝价格岂不是会更高?”董复伸手拿起金册,看了看册子封面是由黄金打造,四边饰有白金镶嵌的云纹,做工极其jīng致,翻开每一页也都是黄金制成,页上画一件宝物,下方有梅花小篆写的介绍,看了两眼只觉金灿灿的晃眼,忍不住摇头嘲道:“三希斋怎么说也是始自清风朝的千年老店了,怎么还跟土财主似的用这金闪闪的俗物做册。”
“呵呵,想是随根。”易元吉心中有了计较,稍稍放开了些,顺着董复调侃了一句,笑道:“正因是清风朝的店它才如此村俗,不过他家俗归俗,倒也不算贪,此次起拍定价并不很高,九品宝物最便宜的不到一万,最后镇场的那件rì月朝的六品法宝,也只有五万,咱们若去了或能低价淘到一两件也未可知。”
“哦?这样么……只怕是故意以低价诱人,待拍时再使人抬高,不过,去看看倒也无妨,曹中今年除了这宝瓶,就没收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董复不紧不慢的翻着金册,上面图文并茂,果然列着不少让人动心之物,什么金鳌岛的灵丹,玉虚宫的妙药,大雪山的珍禽异兽,各般海内外的奇花异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后十余页更是列有十余件品阶不低的成品法宝。
“这三希斋果然不愧是本府最大的古玩行,实力确是不俗,嗯?”董复边看边微微点头,待翻到最后一页,脸sè却突地一变,剑眉微蹙:“怎么竟是此物!”
易元吉在案边侍立,董复刚看了片刻,他的心思已经飘到如何派人去查那韦承庆,查到问题又该如何拿捏了,正想到得意处,眼角余光忽见董复sè变,心下微奇,凑过头去看那册页,只见上面画着一枚扁圆型柱状玉佩,柱顶浮雕有一把长勺,正是那件镇场的rì月朝六品法宝,万年温玉所制的辟邪司南佩。
“庆之,你可知这件宝物出自何处?”董复皱眉问道。
“翁仲、刚卯、司南佩乃前rì月朝较为盛行的辟邪三宝之一,当时东方魔教虽不如后来强大,但已开始袭扰rì月朝海疆,故此rì月朝的修真多爱制这些辟邪之物以御之,不过多为下品,这万年温玉所制的中品司南,在当时也不多见,此宝安神定xìng效果极佳,佩在身上有诸邪不侵,万魔辟易之效。”易元吉微微一笑娓娓道来。
“嗳,我不是问你这些。”董复摇了摇头:“这我岂能不知,我是问你可知这司南是何人所有,是三希斋自有,还是谁人送去拍卖的?”
“这……下官不知。”易元吉一怔,苦笑摇头:“拍卖会上的宝物来源一般不会轻易泄露给他人,要不下官这就去问问三希斋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