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神农尝百草 修注百草经(1/2)
() 在神农的领导下,洪荒人族中的粮食的生产渐渐的有了一定的起sè,虽然还不能完全的成为人族食物的主要来源,但是也已经初步的显现出了这个雏形。
随着食物的保证,渐渐的人族手中出现了剩余的物品。人们一点点的习惯用自己手上剩余的东西去和别人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会了用兽皮做聘礼,用贝壳换石斧,凡此种种。原始社会终于有了进步。神农为此特地的规定,在太阳正中的时候,在部落zhōng yāng的空地上可以集中换取
想要的物品,古老的交易就是这么产生了。
洪荒时期,生存的环境还是极其危险的。变幻莫测的天气,毒虫猛兽,无一不在威胁着人族的生存。神农看着族人们不断的被病痛侵扰,看着族人们不断的用生命来判别各种动植物是否可以食用,是不是有毒,能不能加以利用。
生病的族人往往就意味着生命的消逝,每一种毒物,往往都要付出几条人命或者更多。神农为了自己的族人,开始继五谷之后,做出的第二件造福洪荒的大事,神农决定亲自尝百草,验百兽。
圣原中的长老们纷纷阻止神农的行为,可是神农丝毫不为所动。
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圣原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神农在身边准备了两条袋子,左边的装能吃的,右边装有毒的。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石斧石矛,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石斧石矛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天下黎民病了没医的,中毒了没法救,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天下黎民病了没医的,中毒了没法救,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chūn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sè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
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