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功告成(1/2)
() 一切准备就绪,炉子已经建好,用无数大小兽皮缝成的两个风囊也架在了炉子的两旁,石炭和铁砂都已放入了熔炉,用来浇筑的模具已经埋入了紧挨着熔炉一旁堆起的沙堆里,只要熔出铁水并能顺利流进模具之内,那就算大功告成。
看着沙地上凭空冒出一般的这一切,杨煜除了感慨还是感慨。不容易,真的不容易,铁砂要豁出xìng命去河里捞,风囊是罪民把所有的皮子拿出来拼凑而成,模具是用从林山得来的木棍削成一把刀的模样后再覆土做成的,就连别处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土,也要冒着被马匪和商队发现送命的风险从草原上挖出来,而草原上的土含沙量还太高,需要在河水里洗上一遍,先弄成泥浆之后再慢慢晾干收集才能运回来,别处唾手可得的东西,罪民们却是费劲了心血才能得来。
眼前的种种让杨煜心里除了感慨着艰难之外,却也感到了莫大的满足感,能在一无所有的前提下带领众人做到今天这一切,给杨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骄傲和满足,只是除此之外,杨煜也很紧张,原来他做刀只是为了玩,而这次铸刀,却是关系到几百人的未来和身家xìng命,由不得他不紧张。
环视了一周之后,杨煜深吸了口气,接过一旁白正行手里拿着的火把,点燃了堆放在高炉里引火的干柴,等火势渐渐变大,杨煜把手一挥,大声道:“鼓风。”
听到杨煜的话之后,站在风囊一旁的胡忠用力推动着风囊,将气流吹进炉膛之内,看着被慢慢引燃的石炭,感受着炉火传来的炙热,胡忠的心里似乎也被点了一把火。
作为罪民七十六个青壮里的一员,胡忠的年纪是最大的,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与出生在沙漠里的年轻人不同,他记得儿时在云州的美好生活,记得三年半围城时的苦难,记得父母带他被迫进入沙漠时感受到的绝望,而父母被白家商号抓走的仇恨,更是牢牢的刻在了他的心里,刻在了骨髓深处。
虽然进入沙漠时年纪还小,但美好的回忆和苦难的回忆都一样的刻骨铭心,三十多年的苦难生活,让胡忠对小时候经历的美好记得更加的清晰,也把苦难的感受体会的更加深刻,所以当孙守德找上门来,告诉他有个人,能帮罪民做出武器,能带领大家去打劫商队的时候,胡忠没有丝毫的犹豫,便跟着孙守德来到了杨煜的身边。
虽然杨煜还很年轻,虽然对杨煜还不怎么熟悉,但胡忠在得知孙守德他们劫余村的八个年轻人都已拜了杨煜做龙头大哥之后,胡忠毫不犹豫的就拜了杨煜做大哥,那个时候他甚至还不知道杨煜的名字,对于胡忠来说,只要孙守德信的过大哥那就够了,他熬了三十多年,终于盼来了一次机会,不管这个机会是好是坏,是真是假,胡忠都绝不会错过的,他等的已经太久,已经没有第二个三十年可以等了。
拜了杨煜为大哥,得知了杨煜的计划之后,只要杨煜提出的一切,胡忠都会尽一切努力去完成,最苦最累的活,胡忠抢着去干,最危险的活儿,胡忠还是抢着去干,如果杨煜说需要有人跳进熔炉之中献祭才能成功的铸成武器,胡忠绝对会第一个不声不响的跳进火中,只求自己的尸骨得以融进武器之中,能向敌人挥去就已足够,别无他求。
冶铁是个苦活,等胡忠的力气耗尽,被人替换下来之后,胡忠就站在高炉的一旁,眼睛瞬也不瞬看着一直在炉旁忙碌的杨煜,胡忠不懂冶铁,自然不知道情况是好是坏,但他知道只要看着大哥就好,如果大哥高兴,就说明进展顺利,如果大哥发愁,那就说明不顺利。
看着杨煜开始时还显得很是紧张,可脸上的神情慢慢的越来越轻松,时不时的露出微笑,胡忠知道事情应该很顺利,不过很快杨煜的脸sè又显得凝重之后,胡忠的一颗心立刻也被揪了起来。
只要温度能达到一千二百度以上,铁砂就能融化成铁水,而有了石炭和风囊鼓风,炉火可以轻易达到一千二百度,杨煜开始时担心的是建起的高炉和坩埚能否经受高温,但看着铁砂逐渐融化成水,而高炉和坩埚都没有崩坏裂口的迹象,杨煜心里才逐渐放松下来,不过将铁砂融化成水只成功了一小半而已,能否顺利将铁水灌入模具之内,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因为没有铁棒一类的东西,所以杨煜无法搅拌铁水,也无法将坩埚连铁水取出后再将铁水倒入模具之中,所以第一炉杨煜只能等铁砂融化之后,扒开炉子和坩埚让铁水顺着铺设好的管道流入模具,只要第一次成功了,杨煜就能得到几根急需的铁棍。
眼看着已经差不多了,马上就该放铁水流出,杨煜也是越来越紧张,而看着杨煜的脸sè越来越紧张,胡忠已是连大气都不敢出,终于,胡忠听到杨煜大喊道:“扒开炉子,放铁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