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陵奇遇(1/2)
() 众人一见青年人竟然举剑自刎,一齐惊呼起来。暗忖这青年人功夫好俊,为了一把宝剑,竟然丧命,多有不值。也不知他系何家子弟,父母亲人得知这一噩耗又不晓得如何伤心,众人一时心中虽嗔怪他莽撞,但到底有一些怜悯之意。说时迟,那时快。人们突觉一物从空而降,紧接着一声爆炸,一团rǔ白sè的浓烟自胖和尚身下升起。这一变故太过突兀,一俟人们明白这气体含有剧毒时,已然将毒气吸入肺腑,头脑昏眩,立脚不住。就见那青年人、胖和尚、徐东来、石震海、王桐山以及刚刚冲至的数十个武士,俱都仆倒。接着,犹如风吹芦苇似的,广场上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一大片。远处的人紧接着见到一片白云倏地从空而降,倏地飞腾而去,玄妙至极。
却说青年人一睁开眼,发觉自己竟然睡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天sè已黑,房内桌上点着灯,不觉大吃一惊,立即从床上坐了起来。他记起了自己自杀过,便用手摸摸脖子。头与肩分明还连在一起。可那一剑是真的割下去的呀。也许这是yīn曹地府。人们不是常说人生如梦么?也许自己人生的这一梦醒了,可怎么又总感到这儿像人间呢?门外有说话声,也有脚步声。再看这房内的一榻一几一桌一椅,竟都与自己身前在紫金山青云客栈租的房间有几分相似。这一切难道说是幻觉?他正要下床,这时房门吱哑一声开了,从外面进来了一个十六、七岁、身材单薄、面目秀美的少年。他暗暗一惊。几个月来,他行踪诡秘,极少与外界打交道,这少年从何而来?他突然记起来了,当初那一剑并未真的砍中自己。就在剑挥起的刹那,他突然感到肘弯一阵钻心酸麻,弯过来的手臂顿时向外绷直了。也许就是这片刻的迟缓,救了自己一命。否则,以他手中宝剑之锋利,便是有十颗脑袋也给砍下了。接着他感到有什么东西爆炸了,很快便失去了知觉。
“这是什么地方?”他jǐng惕地问,同时握紧了拳头。
少年人神秘地一笑,道:“别紧张。这里是水西门外的‘莫愁’客栈。兀那窗外便是莫愁湖。”
青年人大吃一惊,双眼盯牢对方那还略带几分稚嫩的脸,身体突然一跃而起,一把捏住对方瘦弱的肩膀,喝道:“说!为什么将我抓到这里。”
少年人未能料到对方有此一着,脸腾地红了。但他并不慌乱,肩膀只微微一沉,便挣脱了对方,同时,右手向对方一推。青年人顿时感到一股大力向胸口压来,身子不由得一直退到床边。青年人万万料不到对方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武功,不由得怔住了。
少年人突然噗嗤一声乐了。“什么?你以为,你以为我是什么人?” 青年人疑惑地问:“难道说你不是朝庭……”
少年人叹了口气,道:“假若我是朝庭的人,你还会如此轻松么?” 青年人一想也是,如果对方是朝庭派来的,即使自己不被处死,也要遭到严刑拷打,更不会连穴位都不点。而且看不出对方有何恶意。但如果说是对方救了自己,又怎么可能?彼此素昧平生,自己又是朝庭钦犯,一般人躲还怕躲不及呢。他实在猜不透对方的真实身份。“那你是谁?”
少年人笑道:“在下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下已经救过你两次。”
“什么,你说什么?”青年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以为自己是平空到了这里的吗?黎明时若没有我的暗助,你就是插翅也难逃出皇宫。”
青年人几乎傻了,“就凭你一个人?”
“怎么,你不相信?”
“不是不相信,只不过有点太不可思义。那你是如何救得在下的呢?” 少年人知道对方不相信他,便解释道:“昨晚,我在花园中散步,无意中发现前面楼顶上有人影一闪而过,以为是个歹人,遂跟随过去。一连追过好几条大街,方才追上。后来见这人影一晃窜入宫内,我一时好奇,便跟踪进宫。哪知一入宫内,便失去了对方踪影。只得蛰伏在一棵大树上静观其变。不久,便见他被众宫内侍卫逼入林中,眼看不敌,就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捏成碎片,将林子北侧的灯笼悉数打灭,又见他似已迷路,遂投石指路,将他引出宫。你道有没有此事?”
青年人听到这里,哪敢不信?忙躬身致礼道:“在下黄啸云,多谢兄台救命大恩。”道毕,一躬到地。
少年人脸微微一红,道:“谁要你感谢?敢问黄兄,为何不趁天亮之前出城?”
黄啸云叹了口气,道:“还不是为了――”说到这里,他霍然一惊,急忙瞪目四顾,慌忙道:“我那剑?”
少年人用手一指他身后墙壁道:“是不是那把剑?”
黄啸云回首一看,见墙壁上果然挂着一把带鞘的剑,忙过去将剑从剑鞘中拔出,顿时满室寒气森森,不由得惊喜万分。“就是它!”他喊道。
少年人噢了一声,道:“这是谁的?”
“我的。”
“那它为何被人拿去拍卖?”
黄啸云脸一红,道:“这是在下行刺太子时丢在宫中的。”
“原来如此。你便是为了夺回它而留在城里的?”
“在下本不敢存此奢望,只是这样走了未免心不甘。”
少年人有些不解,他从对方的手中取过剑来左看右看,却看不出什么。便道:“这剑确是把宝剑。不过,它yīn寒逼人,不具备上乘内功的人是不能使用的。也许不值得为他冒生命危险。”
“可这剑是在下下山时,师傅赠的。”
“怪道……你师傅是谁?”
“在下师傅自称‘大悔’,连在下也不知他老人家的真名实姓。”
“‘大悔’?好怪的称呼!你师傅从前一定有过令自己极度后悔之事。”
“在下也这样认定。在下曾为此问过,但他老人家不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