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掌 余宸(上)(1/2)
余宸在一旁含笑不语。李少渊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关于这个名字的只言片语。
不过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不代表没有这个人,有记载的也不尽是完全正确的。前世看过许多史书,虽然对历史很有些了解,不过还没有到通透历史的地步。况且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其中是非曲直,后人只能根据前人的文字和书籍或是结合文物来想象了解千百年前的历史。[..]
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集,小隐隐于朝。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很微小的一部分,在历史中堙没了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多少枭雄能臣,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李少渊因为历史记载而对于余宸有丝毫轻视怠慢的意思,反而是礼遇有加。其实他心中有更一层的考虑在内。
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曹孟德几次发布唯才是举令,刘玄德三顾茅庐。历史上的枭雄对于人才的招揽手段他也知道了不少,无非是放低身份,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吧!更不用说他李少渊现在还是一名贼首,没有任何助力可言,他求贤若渴的心情比谁都急切。
只要你有本事,有才能,我就能够不拘一格提拔任用。当然他能够给予的不是很多,可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暗示。要是余宸是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人,那很好,捡到宝了。如果他只是一个个夸夸其谈的书生,或是才能平庸之辈,这也不妨事。对于那些心高气傲,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连余宸这种庸才都能得到重用,更何况他们饱读诗书,能力不俗的人。
说到底,他李少渊现下缺少班底,尤其是缺少文士幕僚和独当一面得的人物。
不过他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要谈谈余宸的见识与才学,虽说现在他缺人手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
阆中还好一些,毕竟那里有周怀朝。对他的能力李少渊无论信任与否,都该放手任其为之,毕竟他是阆中的父母官,对于这个地方想必他都已经是烂熟于心。苍溪,新定之地,没有人打理实在是不成的。
况且官军的围剿迫在眉睫,这可是面临着生死挑战。打退了官军的围剿,他们就能够活下去,否则的话,等着掉脑袋吧。
面对官军围剿,战前的诸多准备十分繁杂。比如应该要考察附近地形,大军是主动出击御敌于外,还是坚壁清野拒敌于城下。只有对于地形了然于胸,才能充分发挥地利来打赢这场战争。
战前的物资储备,整饬城防,怎样在不劳民伤财,不大伤元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财力物力。还得需要在战前安抚民众,拉拢豪强,防止他们在背后下刀子或制造麻烦。再者是出兵,粮秣,兵刃,马匹,民夫调动等等都需要安排,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他清了清嗓子道:“余兄,少渊有事想请教余兄,还请不吝赐教。”
“将军太客气了,余宸已经投靠将军麾下,如何当得起请教二字?将军但有问题,不妨直言,在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以后莫要如此折杀余某了。”余宸倒是很识趣,对于李少渊的低姿态并没有摆架子,不敢有一丝的失礼之处。
倒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懂得进退,李少渊暗自赞叹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