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余宸(下)(2/2)
只要天下大乱的消息传到川中,必然会让四川行省内部产生矛盾。毕竟,省台集一省之军事与钱粮于一体,其dú lìxìng还是相当大的。可以想象的是,一旦真的天下大乱,那么各地自然不会缺乏起事之辈,墙倒众人推,这些是可以肯定的。到时候诸多义军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彼此合作,比眼下孤军奋战要好的多。
其次,蒙元虽然外汉人而内蒙古人sè目人,可是毕竟这天下汉人居多。元朝统治是拉拢汉人上层为他们服务的,其对天下的统治还是仪仗汉人实现的。到了元朝已经没有绝对实力对天下去的有效统治的时候,相信这些地方封疆大吏或是豪强也有自己的打算吧。
或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或是投靠与他们厉害关系更为密切的势力。想的更深一步的话,若是元朝zhèng fǔ不能扑灭各地的起义时,必定会许汉人地主和地方封疆大吏以募兵之权。而这,也是元朝末年的真实反映,若果真如此的话,就真的如余宸所说,这是自己最想见的吧?
“可是,眼下我义军该何去何从或者说我们进一步要干什么呢?毕竟义军的势力还是非常弱小,纵使成都路一路之兵,恐怕也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我们面对的不再是镇戍各地的守卒,而是面对着蒙元王朝的jīng锐兵马……这支兵马可能是探马赤军,甚至有可能是纵横天下的蒙元铁骑。”李少渊又道。
余宸笑道:“将军莫不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亦或者是想考考余某罢了?蒙古军马分为镇戍军与侍卫亲军。侍卫亲军屯与上都和大都,轻易不出京城,想来纵使元廷要用这支兵马平乱,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中原义军,而不是将军你……
况且其军马不复水土安能远行,勉强行之,到川中已是久矣,所以只可能是镇戍军。蒙元无道,贪污之风谓然盛行。军官只知克扣粮饷,侵占军户田地,空额差饷,军户早已大量逃亡,军户制实在是有名无实虽说万户,至多有数千之众已然勉强……
……况且兵器甲具残破奇缺,将不知兵,士无战意,又怎比得了当年之蒙古jīng锐?将军麾下众人,将士用心,士卒效死,况有猛将贤能为之用,何故没有一战之力?但请将军莫要妄自菲薄尔!”
李少渊只得苦笑,这家伙倒是一个不客气的人。
“将军现在缺的,便是时间,何不听学生一言。”
李少渊只是心里道,要说便说,反正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一个客气的人,刚才还说我是妄自菲薄,训都训了,何故现在还来问这句多余的话。不过他倒不是一个小气的人,知道自身能力不足,做事情多有欠缺,别人能指正倒是有点求之不得。
他道:“余兄但言无妨,少渊洗耳恭听。”
“学生对将军在阆中所行之策,实在是佩服之至。将军既然在阆中行得,为何在其他各地不能行得?”
“余兄是说……”
“一旦四川行省调成都之兵来犯,其腹地必然空虚。川北到成都,几近千里,空虚若此,有心人岂能没有意乎?
若是将军能趁机发动众百姓,效仿阆中之事,则川北数十州县必然烽火并举。在元军来犯之际,若是得知后方有人举事,其必回师也,若是如此,当穷追不舍。以敢战之姿,破敌于正面,一来使敌军丧胆,不敢再小瞧于我也,而来借此扬名天下。到时候,川中百姓莫不是望风景从,英雄豪杰贤能之士必然齐聚于将军旗下。则将军进可以全据川蜀沃野千里,退可以退保川北……”
他给李少渊描绘的是一个很空洞的前景。
这就像是画饼充饥,李少渊无法拒绝这个诱惑,因为这个这个大饼还真的是触手可及。余宸说的很在理,他所考虑的事情环环相扣,所料不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能够将思绪理得如此透彻,当真是十分难得。他的大局观可见一斑。当其他人还停留在保宁二县之地时,他已经在考虑整个川蜀了。那么当自己真的能够考虑谋取四川为基业时,他考虑的将会是什么?
捡到宝了。
卷毛最近课有点多,不得不到晚间才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