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荆南战斗结束(一)(1/2)
() 现在的形势是三足鼎立,我占北方,实力最大,曹cāo占西南方实力次之,孙权再次之。按照地域来说,江东的人才绝对要比西川多,江东孙权的实力理应在曹cāo之上,但是,就独占一方的时间来说,我和曹cāo要比孙家长的多,孙家独霸一方的时间最短,而且短时间之内就更换了一代江东之主,内部极不稳定。而西川这个本来应该是实力最弱的地方,却因为曹cāo的缘故,补充了大量的人才,谁也不能否认,就整个汉末到三国的这段时期,在先期的人才储备方面,曹cāo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等,曹cāo凭他的本家人才就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就这样,西川和曹cāo结合起来,其综合实力就远处于江东孙家之上了。孙家虽然出了一代雄主孙策,聚集了东南一部分jīng英人才,割据了江东之地,但是在孙策之后,孙家的后备人才稀少,不可能像曹cāo一样,完全靠宗族人才支撑起一片天地,所以张昭才会感叹留给孙权的时间太少了。
如今江东四面楚歌,周瑜独木难支,孙权虽然少有大志,但是却没有那个时间来给他施展自己的才能。吴郡陆逊得到了宛城的三万援军,分给了会稽郡的鲁肃一万人,如今鲁肃也率领着两万五千大军反攻新都郡,陆逊率领四万大军兵发丹阳郡,由于钟绅,钟缙刚刚到达江东,陆逊怕他们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让他们留守后方,解放出了文聘,李通两员将领。
此时陆逊已经带着四员大将兵临丹阳郡边境,张昭在丹阳郡度rì如年,敌军兵临城下,孙权和周瑜被拖在濡须口和三江口,城里只有两万守军,要是城池被敌军攻破的话,江东休矣。为了保险起见,张昭召集回丹阳郡的所有守军准备死守丹阳郡的治所建业。这也是张昭这个文人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好在丹阳郡乃是江东治所所在,郡中守军不少,集合所有郡县守军以后,建业的守军达到了四万之数,和陆逊的兵力持平,这样一来,张昭心里也有了底气,然后又找出几个没有官职在身,又有名气的将领,其中有韩当的儿子韩琮,还有江东全氏家族的族长全柔等,然后再加上宋谦,贾华两人,暂时算是能够稳住建业的局势,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陆逊率领大军接收了建业以东的所有县城,大军屯驻建业城下,等待鲁肃率军前来汇合。鲁肃接到陆逊支援的一万大军以后,以焦触和张南防守临海郡和会稽郡,前往攻伐新都郡。新都郡没有了丹阳郡的支援,被鲁肃轻松拿下,然后率军北上,大军进逼建业。此时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大部分的兵力都被牵制在长江沿线,南面的建安郡,庐陵郡没有多少守军能够支援丹阳郡,所以在焦触,张南的防守之下,鲁肃的后路还算是很安全,而且陆逊打通了和徐州的联系,粮草再也不是问题,于是六万五千大军齐集建业城下,建业的局势危如累卵,孙权和周瑜虽然有心回援,奈何我军全力进攻,防守尚且困难,撤军更是妄想。
陆逊和鲁肃汇合以后,商议起进攻建业的问题。陆逊和鲁肃一致认为建业城高池深,不能用蛮力攻城,必须以计破之,所以暂时还是只能围而不攻了。此时周瑜在三江口急得团团转,虽然有心回援,但是现在实在是不能离开三江口,否则江东仅剩的几处郡县就都将处于敌军的铁蹄之下,届时江东将再无反抗的余地了,孙权也是一样的想法,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张昭的身上了。
江东陷入危局,曹cāo再也不能作壁上观了。虽然他曾经攻打过长安以图支援江东,但那不过是做个样子,妄想牵制我军的兵力,以缓解江东的压力罢了,并没有做出真正的支援动作,所以这一次曹cāo要动真格的了。曹cāo在汉中兵出上庸,率领夏侯惇,许褚等将兵临襄阳境内,而徐庶的大军也已经开出襄阳,和曹cāo在襄阳的边界上对峙,防止曹cāo分兵攻打江陵,断了荀攸大军的归路,一时间襄阳边界剑拔弩张,紧张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