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帝心(2/2)
大臣们每天高喊着让自己勤于国事,让自己将这些该死的太监统统杀掉,那样国家就会安定了,百姓就会幸福了。
这样的可笑的谎言,却竟然瞒住了数百年乃至千年的仁人志士。
就凭这么几个太监,他们能祸害掉我大汉数千万百姓么,还是在说朕自己才是祸害的根源呢?
其实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正的祸害绝不是这几个太监,而是那满殿的大臣,还有他们所依赖的那些世家大族。
百姓们为什么要造反,还不是被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把土地都圈占了。百姓们没有土地,没有饭吃,又被他们那些贪官污吏压迫,能不造反么。
他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大族控制着书本知识,控制着田地,控制着朝中的所有官位,甚至控制着百姓们的思想,然后又来抢夺自己手中那点可令的权力。
自己能信任谁,除了这些还能识点字的太监们,难道去找那些被他们所愚弄的百姓么!
灵帝自嘲的笑了笑,至从自己接过桓帝手中的这副乱摊子,就变得越来越爱发牢骚了。
看了看旁边还在哭泣的张让,灵帝又好笑又好气的骂道:“狗奴才,在朝堂上装样也就得了,在宫里面再敢这样就罚你百万钱!”
仿佛被打到痛脚了,张让连忙擦干眼泪,起身笑道:“主子,您不生奴才气奴才就高兴了。”
灵帝叹了一口气,说道:“本来就没指望你能说出有用的东西。宋瑞这个人,表面上一片公心,对朕也是忠心耿耿,可朕却也实在无法看穿他的内心。小小年纪,就城府如此之深,非大奸者则必是大贤者。”
说道这里,灵帝对张让笑骂道:“你个狗奴才,看朕宁可任用皇甫嵩也不用宋瑞,就以为朕心中厌恶他,所以就来朕面前刻意贬低他么!”
看着张让面冒冷汗,又待大哭的样子。灵帝无奈的笑了笑,自语道:“宋瑞,非吾不想用,而是不能用啊!现在天下到处骚乱,朕必须为协儿早做准备了。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宋瑞今年方二十吧。如此年纪,就已官至前将军,如果朕再用他,当如何封赏?”
说道这里,灵帝忽然间觉得有点意兴索然。或许自己实在太寂寞了,或许自己也只能向这些太监们微微吐露点心事!
灵帝看着侍立一旁的张让,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说道:“张让,朕欲撤销宋瑞前将军之职,你去颁旨意吧!”
看着张让正要走出去,灵帝好像又有点不放心,嘱咐张让道:“你亲自去,对他态度要好,要亲切。恩,给他说,皇子刘协很敬佩他!”
看着灵帝不愿再多说,有点乏了的样子,张让只得带着满心的遗憾走出去。
灵帝打开抽屉,看了看那件王美人常用的发簪,心中默默说道:“协儿,父亲能力有限,也只能为你做这么多了。你自小聪颖,比你父亲有才能多了,希望到时候你能让我大汉再次雄起。凭你的出色才能足以保得内部稳定,在依靠宋瑞罕见的军略之才足以帮你扫平天下的叛乱。朕现在将宋瑞闲赋在家,到时候你再启用他,相信能够得到他的忠心的。”
末了,灵帝又望了望长秋宫,心中默默的念着两个人的名字“何后”“何进”,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该早做准备了,不然迟早要酿成大患!
宋瑞呆呆的坐在书房里,满脑子都是一团糟。
张让刚刚离开,然而他带给宋瑞的那些话语和不安却留在了这里。
面对灵帝毫无征兆的解除官职,宋瑞满脑子都是震惊与疑惑。
徐庶慢慢走进书房,脑子里有些疑惑不解,看张小柱寻找自己时急迫的样子,应该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可究竟什么大事,让一向从容不迫的主公也这般失态。
等到徐庶进来的时候,宋瑞终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了。
宋瑞笑着说道:“元直,可来了,坐!伯母身体还好吧!”
徐庶点了点头,恭敬的回道:“不牢主公挂心,我母亲的小恙已经无甚大碍了!”
宋瑞不待徐庶坐好,稍稍有点急迫的给徐庶讲述了刚才张让过来传达的旨意。
看着自己主公焦急的样子,徐庶刚想说几句安慰的话语,心中忽地一动,整件事的脉络渐渐在脑中清晰起来。
于是站起身来大笑着对宋瑞说道:“主公且勿忧心,此乃天大的好事啊!”
看着忽然间大喜的徐庶,宋瑞混乱的心情终于渐渐理顺,脑袋一清晰,再联想之前张让的种种表现,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只是心中有些种哭笑不得,原来不是因为哪里出错自己心中所想露馅了,反而是因为表现的太好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