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疑点重重(1/2)
这一兴奋,就发现了今晚上最让他没有想到的、甚至目瞪口呆的事情。 U.CO更新最快
这位高手留下后门之后,并没有切断网络而直接遁走,反而从服务器退到了他进入服务器前作为跳板的计算机里。[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当然这并非让江醒惊讶的原因,高手这么做的目的江醒也明白。
有些黑客或者说网络安全从业者很善于在入侵事件发生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踪入侵者,他们可以可以查出对方切断网络后的刹那所用机器的ip,从而直接找到对方。
而入侵者想避免这一点,只能在离开时,顺着进来的跳板一步步退下去,接着多绕几圈,最后切断网络,这样的话,在厉害的超级高手,想在事后追踪,也都不大可能找到入侵者的位置了。
不过眼前这位显然忽略了一点,此刻不是所谓的事后追踪,眼下就有个人跟在他的身后,如果他直接切断网络的话,或许依靠江醒的能力还不一定能找得到他。但是他这样缓慢的退出,一步一个脚印,江醒实时追踪,却反而很有可能跟得上。
见到高手这样做,江醒原本应该兴奋,可他之所以目瞪口呆,是因为对方此刻退回的第一个跳板节点,竟然也是公司内部的一台电脑。
此刻,江醒来不及去查看这台电脑到底是谁的,只能隐蔽行藏紧跟着高手继续后退。
出了这台机器之后,就连续经过了六台肉鸡,也就是六层跳板,原以为下一步就回到了对方自己的电脑,进而切断网络的,谁知道后面还是跳板,而且转了一趟过后,江醒隐约感觉到,这厮用的是一套双环形结构的跳板。
江醒从未在网络上以及任何教程里见过以这样的方式入侵。很显然,这和江醒入侵ajob的单环型跳板一样,是这位高手自己琢磨出来的。
看起来似乎和单环结构有些类似,可实际上却要复杂的多。在这样的的环形结构内追踪了片刻,江醒一不留神,算错了步调,一时间有点迷糊。
也就是他迷糊的数秒时间,对方已经在跳板迷宫里转了几回,退出了跳板,消失不见了。
“善了个哉的,果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洒家只是后来人啊,不过洒家相信很快就会后浪推前浪了……”江醒愣了几秒之后,忍不住赞叹道。
不过他向来是个简单的人,并不会为此沮丧,转眼间就想到这个高手进入服务器时的作为跳板的计算机还没去查看。
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打扰了,由于受到刚才气氛的感染,江醒依旧十分冷静,悄然进入那台机器,仔细一看之后,顿时愕然,这台被黑客作为跳板的主机居然是钟卫的办公电脑。
而且这台电脑并没有关机,说明高手入侵进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开着的。如果和江醒一样采用远程唤醒的话,那依照这位高手的谨慎,退出时应该就关掉了。
能进入钟卫的电脑,那么这厮也就能进?难道他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方式入侵进来的?
江醒一边思考,一边开始在钟卫的起来,当然每一步都做得异常小心,钟卫的技术可比张斌还要强的多,留下一点痕迹就麻烦了。
尽管谨慎的查看,速度不快,可江醒还是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原来钟卫的电脑不需要通过内网服务器再连到外网上去,可以直接通过独用的mod,非常简便,应该是总监级别才有的待遇。
这么看来,那个高手应该是直接锁定了钟卫的ip,入侵进来,把这台机器作为跳板,再进入服务器的。
可是这个疑问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了,这厮何以知道这个ip是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的呢?
莫非他不知道,只是巧合中的巧合,钟卫的机器因为开着,也连在网络上,是他今晚为入侵行动随意找的肉鸡?可是找到之后,他难道不看一下机器里的资料吗,只要一看就能判断出这台肉鸡是艾亚游戏公司内部的办公电脑啊?
那么就换一种方式去想,如果是钟卫自己故意没有关机,也没有关网络,ip依旧是下班时电信给他分配的,所以他只要记录下来,回家之后远程进入自己的机器,把自己的机器作为跳板,进入艾亚游戏服务器就可以了。
这么一解释,刚才的疑问就消失了,但是这么说的话依旧产生了另外一些矛盾。
如果是钟卫做的,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他想要在服务器里记录下其他黑客高手入侵的记录,那接口组的蜜罐陷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要这样悄--&网--络加密空间当中。
也就是说,这个小程序不只会把记录发送到那个黑客所指定的地方,同样也会给江醒发一份。
并且只要那位黑客不再过来检查小程序代码,只是接收小程序所发的记录,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程序已经被人添加了代码。
这一招就叫做浑水摸鱼,有对方设计的程序,江醒只是借他的主体,不费任何力气,很快就把代码添加完毕。
做好这些,忍不住心中得意,情不自禁的就想到《黑月》那写的,黑客之争首在攻心。
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如此。
一名黑客,不只是要有扎实的技术,还要有宽阔的视野,灵活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这一点倒是有点像篮球里的控球后卫,技术强大之外,还要有聪敏的头脑,可以让他随时审时度势,改变策略,选择防守或者进攻,这就是球队的大脑。
感叹了一会,江醒再次检查了一遍自己从进开始,整个的入侵路线,发线没有任何痕迹可寻,就依次退了出来,当然他没有忘记把张斌的电脑给关掉。
终于完成了一次入侵行动,江醒感觉自己又成了活雷锋,因为他下意识的就开始担心公司服务器的安全来。
不是担心有人从外部找漏洞硬撼,而是怕有人和他一样发现了内网这条捷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