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儒丐演变(1/2)
() 张一心和清风在华镇找到白小灵,给她大致说了情况,三人又急忙往儒丐所在地杭州城。
途中,白小灵问道:“咱们去找明月姐姐与这儒丐有什么关系啊?”
清风说:“这儒丐乃是儒家八系之一,在底层百姓中影响力极强。而且儒丐历史悠长,在儒家中地位也不可小觑。”
张一心奇道:“哦,讨饭的还有历史?”
“那是当然,天地初分贵贱当然就形成了,有富自然得有穷”,他继续说:“儒丐历史直接上溯到chūn秋时,当时儒教创教者孔子初到鲁国杏坛讲学,根基未立,恰逢七七四十九天的连天大雨,根本寻不到前来交粮学习的弟子。眼见粮食越来越少,孔子身边的徒弟们惊慌起来。其中有一个弟子叫公治长,他对孔子说‘师父,我听说附近有一个叫做范丹的乞丐存粮挺多的,要不去他那里借吧’。”
张一心插嘴道:“以孔夫子那个脾气,肯定不会借乞丐的粮食的。”
“你以为他像你这么死板吗?”清风被他打断说话,没好奇的说:“当时肚子尚未填饱,怎么能谈尊严?何况在孔子看来,这点屈辱和创教的大事比起来简直算不得什么。但他也不好放下身份去给范丹借粮,就派公治长去。”
他接着给张一心和白小灵讲述儒丐的来龙去脉。那公治长受孔子吩咐,急匆匆来到乞丐范丹的门口,敲门道:“有人在否?”里面一个声音说:“是谁在敲门,打扰我午休。”说话的人正是范丹。
公治长说:“我是孔夫子的弟子公治长,来到贵地恰逢连月大雨,粮食都吃完了,夫子命我特来向阁下借点小米充饥。”
范丹门也不开,在屋里道:“不借不借,我这粮食要留着过冬的,你快给我走,不要让我烦了你把你撵开。”
公治长仍不死心,说:“你要是慷慨借粮,夫子以后肯定会加倍奉还的,对你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啊,何况我借不了多少,一口袋足矣。”
这时范丹说:“要借也可以,把你家夫子亲自叫来,到时候我才会借。”
公治长气愤道:“我家夫子岂是你这肮脏的乞丐可以驱使的?”
范丹不怒反笑:“衣食尚且不能解决,传什么教!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假冒的,除非他亲自来,不然我决计不借!”
公治长无奈,只好悻悻的回去禀报孔子,说:“那乞丐范丹不相信我,说是除非夫子亲自前去,他才肯借粮。”
孔子看着四周饿得东倒西歪的弟子们,无奈道:“罢了,老夫还是亲自走一趟,给大家讨这份口食回来。”弟子们听了,立刻强振jīng神,说:“夫子不能去啊,有辱身份!”
孔子对弟子们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你们不用担心,这就和一起走一遭吧。”说完,带着徒弟们去了范丹的住所。孔子一行人还没到门口,就远远的闻见扑鼻的小米粥的香味,弟子们本来就饥肠辘辘的,当下都流起口水来。孔子哀叹道:“彼何其艰辛也!”
他和徒弟们来到范丹门口,那范丹早已立在那里了,他见孔子到来,跪倒在地,说:“夫子恕罪,我范丹一辈子梦想的就是拜入夫子门下,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今天终于得见夫子了,实在三生有幸。刚才我故意把那位师兄打发回去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饭菜都为大家准备好了。”
孔子一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这范丹是个乞丐,要是直接拜在孔子门下未免不被同门师兄弟笑话。现在在危难之际他以全部家财救济大家,以后自然不敢对他对说什么。孔子笑道:“既然你有这份心意,那我就收你为徒,随我开创儒教!”徒弟们早一拥而上去享用小米粥。
范丹以一餐小米粥拜入孔子门下后,生活习xìng并没发生多大变化,常常是上半天课,讨半天饭。犹是这样,他仍然在儒家创教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量。后来孔子升位,不过数十年时间儒教就一分为八,范丹开创儒丐一系,做了儒丐的祖师爷。
清风侃侃而谈,很快就把儒丐的来龙给张一心和白小灵说了明白。白小灵没听过多少天下大势,问道:“那儒丐后来怎么样了?”
清风接着说,后来范丹也功成飞升,把位置传给了后人,这样不断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三十二代帮主王西形。而今儒丐组织遍布天下,不但在儒教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其威胁对佛道两派来说也是很大的。尤其对于佛门来说,儒丐抢了他们不少活计,更是恨之入骨。
他一路上聊着儒丐的一些事情,让张一心大致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他反应过来,说:“当初在岳阳客栈袭击我的会不会就是儒丐的人?”他回想起当时所受的屈辱,咬牙切齿道:“要真是儒丐的,我必然会杀了他不可!”
白小灵从来没有见他这么气愤过,关切的问:“一心哥哥你怎么了,你和儒丐原来有过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