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死灰复燃烽烟起,长缨在手战意酣(1/2)
却说寇封夫妇刚刚送别甘宁,忽地听到身后有人说话,而且一口道破他们心事。两人大惊,扭头去看时,见一个黑面短髯,浓眉掀鼻的男子立于身后。
孙尚香知道夫君今日所做之事实已担了天大的干系,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见有人窥破内情,心头立时涌上杀机。她一声娇叱,腰间所佩的吴钩宝刀出鞘,径向着那人的头顶斩下。
“苦也!”那男子大惊,他生性诙谐,本来想先与寇封开个玩笑。岂知寇封这位娇妻的脾气竟是如此火爆,二话不说,当头便是一刀。
“叮!”便在那男子暗叹自己自作自受之时,一根蛇头杆棒从旁边伸出,将孙尚香的弯刀架住。却是寇封掣出腰间的腾蛇棍,救下了那人性命。
“夫君?”孙尚香疑惑不解。
寇封收回腾蛇棍反背于身后,先示意孙尚香收了刀子,而后面向那男子笑道:“若某猜得不错,敢是凤雏先生庞士元当面?”
那男子惊魂甫定,听寇封一口道破自己身份,先是一愣,随即洒然笑道:“人言寇辟疆才智过人,今日一见果非虚言。不错,在下正是庞统。不知辟疆公子如何使得在下?”
“果然是凤雏先生!”寇封急忙拉着孙尚香和庞统见礼,口称,“‘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寇封常听诸葛军师说起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尊颜,何其幸哉!方才拙荆多有冒犯,还望先生海涵。”
“原来公子是从孔明得知在下。说来在下这副天下少有的容貌倒很是容易辨认。”庞统先是自嘲一句,而后摸着脑袋苦笑道:“惭愧惭愧,本想和贤夫妇开个玩笑,未想到几乎赔上自己头颅!”
孙尚香脸上一红,寇封和庞统却一起大笑起来。寇封问起庞统来意,庞统也不隐瞒,一一说了。
原来寇封决意应承周瑜遗书所请之事后,便立即以飞鸽传书给早时在江东布下的暗子——“七星”之一的于恒,准他动用隐藏的实力,伺机将大乔与孙绍劫走。执行此事的都是寇封那“秘营”中训练出来的精锐战士,整个行动称得上天衣无缝,本应不会被任何人发现。岂知事有凑巧,于恒安排大乔母子过江之时,恰好庞统正乘了一叶扁舟在江边垂钓,被他的一双如电神目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庞统心中好奇,反正他不久前刚刚因容貌丑陋在孙权面前遭受冷遇,已萌生另寻明主之念。便索性直接开船离了江东,远远地跟在于恒等人后面要看个究竟。他为人机敏多智,又因看出前边的一群人绝非易于之辈而在行事间加倍小心,竟被他一路从江东追踪到交州,而于恒等人始终未曾察觉。
等到了徐闻,庞统藏在海边的礁石后,远远地望见了寇封夫妇与大乔母子依依惜别,以他的才智,自然立时将此事前因后果想通个七七八八。他有心借此机会结识寇封,再通过他探一探那刘备是否是值得自己投靠的明主,便主动现身出来与寇封相见。
寇封自是立即代表义父刘备对庞统的到来表示无任欢迎,随即邀请庞统先到徐闻县安歇。第二日一早便亲自陪他到番禹去面见刘备。两人都是聪明人,寇封固是未曾开口请求庞统为自己保密,庞统亦不曾拍胸脯保证会守口如瓶,大家各自心照不宣便好。
一路无话,回到番禹后,寇封教孙尚香先回家,自己则引了庞统往刘备衙署而去。到门口时,寇封请庞统稍待,自己先进去向刘备通报。刘备已经听人报之寇封归来,正板着脸中在中堂等候,准备好生训斥寇封几句。岂知寇封急匆匆小跑进来,不容刘备开口,便满脸喜色地拱手到道:“恭喜义父。”
刘备有些摸不着头脑,暂且将准备好的训斥之辞按下,问道:“为父喜从何来?”
寇封笑道:“义父可还记得'伏龙凤雏'之语?”
刘备道:“自然记得,'伏龙'便是诸葛军师,而'凤雏'却是庞统庞士元,此二人……”说到此处,刘备猛地顿住,脸上现出不可置信的狂喜之色,“辟疆是说……”
寇封点头道:“我中在徐闻偶遇庞士元,已将其请来与义父相见,此刻他正在门外。”
刘备哪还记得教训寇封,霍然起身道:“大贤莅临,我当亲自相迎!”
“义父切慢,”寇封拦住拔脚便走的刘备,“有件事却要提醒义父,那庞士元的容貌性情都颇有古怪之处,义父切不可因此而慢待于他。须知人不可貌相,以我这一路上的观察,此人能与诸葛军师并称,实是名副其实。”
刘备笑道:“岂有此理,为父又怎不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不可让贤士久候,我们快去迎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