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五章 去当兵!(2/2)
秦臻老于世故,岂会看不出虎子有心事?见虎子似乎有话要对自己说,秦臻便爽朗地笑道:“呵呵,虎子兄弟这是怎么了?要话就直说嘛,害怕做什么?我看起来像是个难说话的人吗?若是虎子兄弟有事,只管说出就是,如果力所能及我是绝不会推脱的。”
秦臻跟虎子打交道这么些时日,知道虎子是个憨实且有些呆傻的性子。能让这么老实的人有事相求自己,想来肯定有许多苦衷。秦臻存着帮帮老实人的念头,如果虎子遇上的麻烦不大,就替其摆平。要是超出秦臻的能力,那就需要好生考量了。
犹豫了许久,虎子一咬牙,给秦臻跪了下来,把自己的事情给秦臻细细地说了一遍。
“你真是郑绍祖?”听虎子说出了自己的身世与经历,秦臻有些发愣,他想不到虎子真的是郑芝龙他爹、郑成功他爷爷。“是啊,我大名就叫郑绍祖,三少爷为什么这么问?难道您认识我?”虎子跪在地上,神情忐忑地看着秦臻。
“不是不是……虎子兄弟你别一直跪着啊,快起来说话,我可受不起你如此大礼。”秦臻连忙否认,他上前伸手扶起虎子。
“三少爷,求您带虎子一起走吧。要出远门自然少不了仆人照料,您既然不带秦禄就把虎子带上吧,虎子愿意当秦家的奴仆,一生一世跟着三少爷……求三少爷带上我,您要是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虎子倔强地跪地不起,哀求秦臻。
秦臻默然不语,说实话他还真没能力帮到虎子。虎子是逃籍之人,被人发觉是要抓回去关大牢的,虎子长这么大都不敢离开秦家村十里之外的地界,若是没有乡邻与秦家的庇护,他早就让领县的衙役抓回去了。打死虎子他爹的地主不会忘记虎子的存在,若不是畏惧秦家的权势,早就指使衙役来拿人了。
迁籍之事关系很大,人口是各县赋税徭役的来源,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让本县之民迁到别的地方去的,在这个时代百姓出行百里都要去县衙开具通关路引,想迁籍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纵是权贵之家也很难办到。且百姓最重乡土,轻易是不会离开家乡的,像虎子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秦臻在县衙也有关系,可就不知道现在这关系是好是坏了,说不准梁县令这会儿正想着扒自己的皮呢。想到这里,秦臻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无法收留虎子,秦家素来看重名声,绝不会收留一个逃籍之人当作家仆,逃籍不是迁籍,这本就是犯王法的。
秦家虽然仁善,但也不是什么也不问就胡乱帮人的愚善,虎子留在秦家村秦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要叫秦家帮虎子摆平逃籍之事,秦臻自问自己劝说不了。
秦臻同情虎子,更想帮一帮这个“熟人”,可惜想不出办法来。正发愁着,秦臻忽地灵光一闪,有了办法,他对跪地不起的虎子道:“虎子兄弟,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到你,这个办法的代价有些大,就看你敢不敢用了。”
听秦臻会帮自己,虎子大喜,他连忙说道:“三少爷您请说,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怕!”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入军籍去参军。”秦臻轻声道。
“什么?!”闻言,虎子脸上的激动之色瞬间凝固,他想不到秦臻说的办法竟是这个主意。
“是,只有参军才能抹去你逃籍之事,你户籍可以归入军户一籍,南安县自然不敢再追究,你就可以大胆地行走在世上,不必在窝在这个小小的村落中不敢见天日。”秦臻点头道,他说的轻巧,听在虎子耳中却是字字句句重逾千斤。
正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中国人最重香火传承,当兵这种不知何时就没命的职业自古以来便为人不喜,不像后世那样打破脑袋都想去部队里走一遭。而且当兵这行当自宋开始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到了明朝,当兵的地位有所提升,但也依旧是属于百姓眼中的“贱业”。
宋朝出了名的厚待文人,但对待军士却是极其地严苛。宋太祖的皇位来路不正,是以他非常害怕后世之人效仿他谋朝篡位,所以他对武将处处提防,极其地不信任,视将士如寇仇。宋时的行伍之人须以墨涂面,刺字留印,当兵的个个毁容,社会地位极其低贱。
长城倒了可以再修,人心倒了想要扶起太难太难。华夏民族历史上叫少数民族几次亡国,尚可衣冠南渡,薪火相传,子孙不绝。即便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也依旧难绝我汉家衣冠,何也?盖因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们心中都有一座“钢铁长城”,杀死一个,站起一个,武风不绝,华夏不灭。
然这座外力不可摧毁的“钢铁长城”自毁于宋手,人心一倒,将士离心离德,故北宋亡。南宋仍不醒悟,再也无法重振尚武之风,故亡于元手,纵有十万书生跳海殉国又能挽回什么?若是换成十万雄兵在手也不至于国破家亡。到了明朝,一切都已定型。八股文消磨尽了读书人的书生意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心中最后一丝尚武遗风荡然无存。明亡后,神州陆沉,华夏亡种,易服剃发,衣冠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