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五六章 杀鸡儆猴(1/2)
“知府大人,下官这儿有件事不知如何去办是好,不知大人能否教我?”不咸不淡地汇报了一些县衙的日常工作,梁县令开始切入主题。
贡靖国闻言,眉毛微微一挑,面带微笑地道:“云闲若有什么难事便直说,本府听着呢。”
“是,那下官便直说了……前几日秦家三公子状告余家嫡子唆使他人纵火杀人一事,人证物证俱全,下官便当庭结案,连罪状都送往通判大人那里照磨去了。可是昨日余家之人却跑来县衙击鼓鸣冤,吵着要重新升堂,翻案申冤。本来这事下官是可以回绝的,但余家找来了苦主翻案作证,下官很是为难。如若不依,恐怕物议汹汹,难以服众。若是依他,衙门的颜面又荡然无存。下官实在为难,不知府尊大人您的看法是……”梁县令娓娓道来,神色为难地道。
贡靖国耐着性子听梁县令说完,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余邦侯的嫡子叫你判了死刑,此怨却是已经结下,没有缓和的余地。况且知县当庭定罪的案子岂能胡乱由人翻案?余家想要升堂翻案却是不能轻易答应的。”
听完贡靖国的话,梁县令一脸无奈,心道您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他正要开口再问,却看见贡靖国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梁县令突然灵光一闪,一下子明白了贡靖国的意思。
“不能轻易答应?呵呵,原来如此,妙,真是妙。”佩服地看了一眼贡靖国,梁县令心中暗道。他好久没正式当过县太爷了,早些年当官的心得忘的一干二净,事儿来了下意识地就想着该去怎么解决,连踢皮球这招当官必练的手段都记不起来了,不禁有些汗颜惭愧。
“下官明白。”梁县令神色轻松起来,朝贡靖国拱手道谢。
贡靖国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云闲客气了,此乃公事,何许道谢?对了,此事皆因秦家三公子而起,若是余家执意要升堂翻案,你将他请来可保无懈可击。”
“府尊大人说的是,能将余家那恶子正法,三公子居功至伟。以三公子嫉恶如仇的秉性,听闻余家所为定然会拍案而起,就算下官不请也会自行来县衙作证的。”梁县令连连称是,暗喜不已,心道这回可得借着机会与三公子好好亲近亲近。
“不请自来?呵呵,或许是吧。”听了梁县令的话,贡靖国嘴角浮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就在此时,一名仆役匆匆走进偏厅,手里捏着一封书信,疾步上前交给贡靖国。梁县令见状十分知趣地起身告辞,贡靖国见自己从京城带过来的贴身仆役急色匆匆的模样,知道有要事,他也没有客套地挽留梁县令,任他离去。
待梁县令走后,贡靖国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只见其上写着寥寥数字:“大事有变,速来都司。”
看完书信,贡靖国神色如常地问仆役:“外面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小人不知。”仆役老实地回答。
闻言贡靖国挥了挥手,吩咐道:“去告诉孙同知,本府有事外出要办,今日府衙一应事务劳烦他多多留意。另外你再寻一条前往侯官的快船,快去办吧。”
仆役应了一声便匆匆去了,留下贡靖国在偏厅内沉思不语,他暗道:“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居然连治下有大事发生都不曾听闻消息,看来得想办法撒出些眼线才是。不行,此事得慎重,若是叫人瞧出些端倪来就麻烦了,看来还是得多多借助秦家之势才行。”
贡靖国满腔无奈,八闽之地不比京城,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官得加十万个小心才是。稍微一个疏忽都有可能落得个凄惨悲凉的下场,在这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若是自己此行前来的目的暴露,恐怕大明朝第一个失踪在任上的知府就会诞生,自己身后的靠山也将会面对八闽海商凶猛的反扑与报复……
“孔先生,这里面堆的便是你要的东西。”正午时分,秦臻带着恢复了一些气力的孔尚良来到一片相连的营房前,如是说道。
不久前刚赶回金门岛的刘涛推开营房门,把孔尚良迎进金门城的收料库,他虽然不明白三少爷为何如此客气地对待孔家的这厮,但他没有去想,他只管按照三少爷说的去做就行,三少爷是被指挥使大人都真心称赞的奇才。刘涛心里一万个服气,如今对秦臻是俯首帖耳,惟命是从。
是以秦臻对孔尚良客气,刘涛便也跟着客气起来,满脸亲热地微笑,连带着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都柔和了几分,全然没有了昨日在炮船上那般彪悍吓人的凶相,叫原本有些害怕他的孔尚良放心了下来。
金门城内营房五百余间,除却一百四十间营房做士兵的宿舍,其余三百多间营房全都充当仓库之用,收料库与军器局便是设在这三百多间营房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