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六零章 暗流(2/2)
拿到孔尚良亲手签字画押的凭条,秦臻看了一眼随即冷冷一笑,取出火折子把凭条点燃。见此情景,刘涛急忙制止:“大人你这是做什么?何故把凭条烧了?这不是白费了力气吗?”
“烧了省事,反正税所那里有备份的案底。”秦臻灭了火折子,冷笑着跟刘涛说道。
闻言,刘涛脑筋一转,立即明白了千户大人的用意,他也跟着冷笑起来,直对秦臻竖大拇指。
“对了,今夜巡视海防我就不去了,你自行安排吧,最好让那几个百户都出去活动活动筋骨。”秦臻想起了些什么,给刘涛提醒道。
“是,千户大人,卑职一定照办,想来经过昨日之事,那几个百户再也不敢阳奉阴违了。”刘涛神色欣喜地回道。
“要小心,别以为经过昨日之事那几个百户就会俯首帖耳,相反,他们心中恐惧,以后少不得要跟咱们掰手腕子。可惜有了前车之鉴,他们将会更加小心,不会给咱们留下把柄,想要直接拿下他们是再也不可能的了。”秦臻微微叹了一口气,神色凝重。
“这……大人教训的是,卑职记下了。”闻言,刘涛才发现事情远不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没别的事情的话就下去忙吧。”秦臻神色恢复如常,重新端起书看了起来,打发刘涛道。
见秦臻看起书来,刘涛知趣地转身离去,行至门口时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秦臻道:“千户大人,卑职在月港时发现外省的船只多了起来,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
“哦?我知道了,你下去吧。”闻言,秦臻稍稍疑虑了一下,便恢复如常。
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见千户大人知道了,刘涛便不再多说什么,带上书房门快步离去。
“是月港,不错,于情于理他们的目的都该如此。”待刘涛离去后,秦臻坐在书案前喃喃自语,神色一片豁然开朗。
月港,八闽商脉之所在,确切地来说是整个大明海商们的商脉所在。自隆庆开关以来,这二十年间漳州月港日益繁华。相对之下,其他沿海省份的临海地区却是依旧执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以月港地区的开放来成就全国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海禁”,可以说月港的繁荣是建立在其他沿海地区凋敝的基础之上。
隆庆开关的主要措施是开放月港、以通洋番,由于从一开始就以“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为原则,不允许漳泉二府以外地区商民对海外贸易的参与,以月港地区的开放来成就全国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海禁”,所以它只能导致走私贸易的兴起。
朝廷把对外贸易口岸限定在地处偏僻远离内陆商品货源地并且有重山相隔的闽南,其本身就是为了使月港开放对内地的影响降到最小,加之月港排斥外地商民参与开海贸易的活动,从而在全国商民中造成了一种不公平的海外贸易环境,也没能达到消除海盗源头的目的,反而因此激起走私贸易的泛滥。
而且月港的开放十分有限,对本国海商非但未能提供任何方便的贸易条件,相反却制定了许多苛刻的限制,从而使大明海商在国际贸易中最终因没有国家实力为后台,不敌西方殖民势力的竞争和剿掠而无法扩张贸易规模。
是以月港乃是闽人之月港,除福建本土的商民之外,很少有外省的商贾能在月港站稳住脚跟。整个月港由八闽海商占据,外来人没有借口更没有实力介入其中分一杯羹。整个大明唯一一个合法的进出口贸易商港被八闽海商占据了二十年,外人有多么眼红忌恨可想而知。
想起这些天来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再将月港联系起来,秦臻一下子豁然开朗,他已经明白了暗中那只正在布局的巨手剑指何处。
“呵呵,也好也好,八闽这潭死水沉寂了二十年,是到了风起云涌的时候了。破而后立就在眼前,正合小生的心意。”想通了关节,秦臻不禁心神为之一轻,他嘴角含笑地自语着……
水澳城,指挥使公馆。
手里捏着一封火漆完好的信封,刘志急匆匆地推门走进公馆内,递给秦晖,说道:“大人,这是从京城送回来的消息。”
闻言,原本躺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秦晖猛然睁开双眼,眼中精芒闪烁,接过信封径直拆开,抽出信纸对着灯盏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秦晖冷不丁地开口:“哼,果然如臻儿所料,有人想在沿海掀起滔天巨浪!”